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十三章神经系统王翠华85讲解.ppt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神经系统主讲人:王翠华

第一节神经元与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一)神经元的一般结构与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结构:胞体和突起胞体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突起由胞体发出,分为树突和轴突功能:接受、整合、传导和输出信息(二)神经纤维结构:功能:传导兴奋特征:(1)完整性(2)绝缘性(3)双向性(4)相对不疲劳性

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二)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神经纤维的直径、有无髓鞘、髓鞘的厚度以及温度高低等有关神经纤维的分类表10-1神经纤维的分类

二、神经胶质细胞(一)种类:中枢:?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外周:?施万细胞?卫星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模式图

二、神经胶质细胞(二)功能?(1)支持作、修复和再生作用?(2)免疫应答作用?(3)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4)绝缘和屏障作用?(5)稳定细胞外的K+浓度?(6)参与某些递质及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

三、突触的结构和分类(一)经典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二)突触的分类①轴突-胞体式突触②轴突-轴突式突触③轴突-树突式突触

四、突触传递的过程(一)经典突触的信息传递突触传递是指突触前神经元的信息,通过传递,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活动的过程。突触传递是一个电-化-电的传递过程,即突触前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引起突触前膜释放化学递质,最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的生物电的变化。不同突触内的突触小泡中含有的神经递质不同,所产生的突触后效应也不同。(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特征是突触后膜出现局部去极

四、突触传递的过程(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特征是突触后膜产生超极化图10-4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机制示意图(二)电突触传递(三)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四、突触传递的过程

四、突触传递的过程三、神经递质和受体(一)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使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可分为:外周神经递质中枢神经递质1、外周神经递质外周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嘌呤类或肽类递质

四、突触传递的过程2、中枢神经递质中枢神经系统内递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单胺类、氨基酸类和肽类四大类。3、递质的代谢包括递质的合成、贮存、释放、降解、再摄取和再合成等步骤。

四、突触传递的过程(二)受体受体是指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调质、激素等)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称为激动剂;只发生特异性结合,但不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则称为拮抗剂(或称受体阻滞剂),两者统称为配体。1、受体的分类:胆碱能受体:毒蕈碱受体(M受体)烟碱受体(N1N2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α型肾上腺素能受体β型肾上腺素能受体2、受体的分布及效应:胆碱能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分布及效应

四、突触传递的过程

四、突触传递的过程四、反射中枢(一)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1、单线式联系2、辐散和聚合式联系3、链锁式4、环路式联系

四、突触传递的过程(二)反射中枢内兴奋的传递特征1.单向传递2.中枢延搁3.总和4.兴奋节律的改变5.后放6.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四、突触传递的过程(三)中枢抑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一笑倾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