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心理健康教育视野下的学生工作林甲针.ppt

心理健康教育视野下的学生工作林甲针.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像在一杯水中滴墨水,日久才能变色;“辅导”像在一条河流中滴墨水,在你眼前很难看到变色,因为水是流动的(很难马上看到成效),但是下游绝对会变色的,“走过必留痕”,我们给他的温暖、爱心、接纳与肯定,常是他生命中的光与热,是他能继续走下去的重要力量与支持。你是他重要贵人,带着你的爱与温暖,才能继续走到今天。我们能帮的最大的忙是-让他因为和我们接触的正向经验,愿再继续“求助”,问题就能较有效的解决。心理辅导的技术:同理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绪)我信息:具体化01在各式各样竞争中,我尽力而为,诚心诚意欣赏优胜者,因为我相信人有智愚之分03在挫败时,我接受事实,但不颓丧,绝不让它苦恼我,因为我了解挫败只是一件事不是整个人生02在取舍之间,我选自己能担当的,否则再好、再多我也不要,因为我不能要整个世界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心理辅导活动课与传统主题班会课的差别:A:辅导活动课:以“他”为主,更重视“个别需求”、不否定感觉(接纳、允许感觉)、话比他少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指导,以心理活动、训练为主线,以心理环境为保证,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生主体性的活动和方式,使学生心理品质受到实际锻炼,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课程。B.传统的主题班会:教育层级---以“我们”为主,认知教育,换想法,给建议,讲道理…可以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丰富精神生活;发展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扩大知识领域,加强素质教育,而且可以愉悦身心,增进健康;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以适应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凝聚集体向心力,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心理辅导课的主题:孩子成长中的问题,辅导中强调体验成分,保持价值中立.更注重倾听、尊重、同感等辅导技巧,自觉地运用团体动力学原理和各种辅导技巧.主题班会课:灌输色彩.主流社会价值观更强调认知成分多一些训导成分多一些心理辅导课的教学模式A:非指导式的教学模式非指导式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罗杰斯提出的.学习是非常个人化的一种过程.任何人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成长的潜力。对于学生表达真正的兴趣和想法,教师应该接纳学生并给予正向的反应.师生之间允许裸露真实的感受,教师对于学生的观点不能轻易批评产说教.B:自我觉察教学模式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探索活动,讨论及分析进行活动的经验和感觉.专注于感受加入反馈负起责任心理辅导活动课的通过什么途径使学生成长?添加标题01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教师的建议03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同伴的反馈02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自己的领悟04如何评价心理辅导活动课活动—体验---分享学生是否能打开自己做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第二部分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活动设计、辅导理念与教学评价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课例展示: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青春期:《生命总是美丽的》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花季雨季----花开应有时》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网络的:《一网情深》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生命教育:《生命长宽高》一.活动设计202X活动体验分享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的三要素活动

心理辅导活动课组织形式上突出活动为主要中介心理辅导活动课与其他学科课程一个重要的区别:辅导是一种活动。活动是近几年来哲学、心理学和人类学所发展出来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主动性:活动一定是主体主动自觉参与的.目的性:主体的活动一定是出于一定的目的,也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心理辅导活动课由于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在组织教学时往往则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长中所必须的经验.PARTONE活动内容的组织: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第一章节活动的内容组织世事图解童话.故事《什么是家》《卑微的力量》《精神家园》《探险》《老妇与医生》《孩子眼中的父亲》《酗酒的害处》《痛快.爽死》浙江省苍南县教育科学研究所林甲针心理健康教育视野下的学生工作----从师源性心理障碍谈起教师由于对学生采取了不恰当的教育行为,从而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称作师源性心理障碍。心理问题包括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疾病包括学校恐怖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案例讨论:毕淑敏的“谁是你的重要他人”教师因采用不恰当的教育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现象,在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客观存在,不容回避。01添加标题师源性心理障碍的现状与危害添加标题心理障碍的产生既与个体的心理调节

文档评论(0)

wangwumei197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