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学文言文国学精讲讲义-第5讲:文言文基础之人物传记类(一)(统编版,含答案).docx

小学文言文国学精讲讲义-第5讲:文言文基础之人物传记类(一)(统编版,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主题

文言文国学小班课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积累常见的人物形象

积累成语小故事

熟记文学小常识

【互动探究】

可爱的小同学:

1、你是否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文言文道理启示呢?

你是否还记得上节课的众多“诗人”吗?

你是否还记得上节课学习过的成语呢?

【多元解读】

请写出关于“山”的诗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知识精讲】

【知识梳理1】

文言文阅读之人物形象:

人物传记文言文主要结构:人+事(表现了人物何种性格、品质)

人物类别:正面人物+反面人物

具体:君主(皇帝)、大臣(文臣武将)、读书人、隐士、百姓

感悟二境:时代环境(是否统一)+传主所处处境(主看跟皇帝的关系,春风得意还是壮志难酬)

写作手法:常用侧面描写(别人口中表扬传主或者思念传主)

传主做了好多件事情,一件事情写一人物特点即可。

传主只做了一件事情,要考虑到三个角度的影响:传主、传主的上级、传主的下级。

如图所示:

君主(国家)

百姓

传主(常:官员)

二、常见的人物形象品质词语

君主——宽容知识梳理豁达、胸怀宽广,沉稳机智、明察秋毫,善于纳谏、从善如流,任人唯贤、知人善任,体恤百姓.

信守承诺

信守承诺(约不可失八四魏文侯)、宽容豁达(秦穆公亡马六二秦穆公)、

胸怀宽广、知人善任、从容、沉稳、机智敏锐(多多益善五七刘邦),

体恤百姓(出裘发粟五三景公),聪明、明察秋毫(孙亮辨奸六七三国时代吴国国君孙亮),

善于纳谏(燕策中的赵惠王)

大臣(为官、为臣)——忠于职守、忠贞不屈,严肃认真、办事勤勉,机智、勤俭、英勇,审时度势、知己知彼,为官清廉、公正,有忧患意识,举贤荐能、直言进谏.

事例:

公私分明

事例:

公私分明(一行和尚)、忠君爱民(范仲淹)、发奋努力、勤奋刻苦(苏秦刺骨中的苏秦),

忠贞不屈、高风亮节(苏武牧羊中的苏武),直言进谏(出裘发粟中的晏子),

机智、善战、勇敢、屡建奇功将军(飞将军中的李广),

忠贞、信守承诺(刘备托孤中的诸葛亮),善于观察(正午牡丹中的丞相)

聪明机智、乐于助人、富有爱心、理解宽容(曹冲救库吏中的曹冲),

忠于职守(孙亮辨奸中的中蔵吏),为官清廉、保持清贫(赐绢为粮中的胡质),

清廉、关心百姓(合浦还珠中的孟尝),严肃认真、办事勤勉、节俭(陶公性俭厉中的陶公),

公正严明机智(二人并走中的融),实事求是、荐人为贤、正直(宋濂具实以对),

恬淡静穆、胸怀大志、蔑视权贵,不与世俗同流(陶渊明),

勇武过人、发奋读书、勤奋(傅永发奋读书),善于进言(燕策中的苏代),

战功显赫、有忧患意识的人(李存审授镞中的李存审),

节俭、不浪费、坚持原则(王安石待客中的王安石),推举贤能(苟变食人二鸡子中的子思)

勤俭、英勇、教育子女严格(与四弟书中的曾国藩),

审时度势、知己知彼(制胜之道中的将领应具备的特点),

三、重点文言实词

少:①(shào)年轻时,年少时

舍:①(shè)房舍,客舍

②(shě)放弃,丢弃

句子:我舍弃了我的房舍。

师:①军队

②老师

③首都,京城

句子:我的老师在京城掌管军队。

胜:①经得住,能承担

②优美的

③胜过,超过

句子:岳阳楼优美的景象超过许多地方,谁都不能经得住这样的美丽。

实:①果实,种子

②实际,事实

③诚实,真实

句子:实际上,人必须要诚实,不能偷吃别人家的的果实。

【例题精讲】

人物形象类文言文:

例1.

唐太宗论止盗

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②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农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白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晒:微笑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故不暇廉肚耳故:(2)使比农食有余使: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

3、唐太宗“止盗”采用的方法是“、、”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7****23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