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浅谈西安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
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赵红茹张琳赵建平
摘要:本文在分析西安市交通现状及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采用交通规划“四阶段法”,在根据西安市客运交通走廊和客运枢纽站点宏观控制基础上,提出了西安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总体布局。
关键词:城市规划客运交通走廊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规划
一、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特别是大城市交通拥堵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并已成为现代大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我国,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的聚集,城市规模的扩大,居民的出行强度和出行距离的增加,原有的交通出行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交通的需求。急需一种新的交通方式的出现,快速轨道交通是大容量、快捷的公交客运体系,规划并建设快速轨道交通是我国大城市目前和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大势所趋。
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北方中西部地区和陇海兰新地带中心城市之一,陕西省省会。建设西安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是适应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逐步把西安建成为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具有自己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外向型城市及一流的历史名城和旅游胜地,进而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宏伟目标,制定西安市城市快速交通线网规划。
二、西安市交通现状
西安市的交通拥堵现象比较严重,主要原因是道路级配不合理,次干道缺乏,停车场更是寥寥无几。人均道路面积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到1999年底,全市拥有各种机动车辆23.5万辆,其中公交车1682辆,中巴车570辆,出租车10044辆,西安市内客运交通主要由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和出租车组成,形成了大公交为主,小公交为辅,出租车为补充的公交客运系统。
由于车辆增长迅速(平均年增长17.7%),历史原因形成的中心市区路网系统不合理,致使城区交通阻塞、延误及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就现有的公共交通客运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公交线网已初具规模,但受道路条件限制布局不尽合理。据1998年统计资料,西安市内目前有106条公交线路,营运车辆3228辆,营运线路总长度1404.55公里,线网密度为1.7公里/平方公里。公交线网的规划与布局未能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一方面使道路的改造受到抑制,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公交线网的布局,影响公交线网密度的提高,特别是西安市棋盘状的路网格局,决定了公交线网的棋盘形状,结果使线网布局表现为“三多三少”,即:旧城区线路多,城郊区线路少;线路东西走向多,南北走向少;东半区走向多,西半区走向少。
公交线网以城市中心区向城外辐射为主,造成客流分布不均匀。西安市公交线网基本上是以老城区钟楼为中心,以50年代的工业区、商业网点、文化教育、娱乐中心等布局为依托,而形成现今的以城区为中心的由城内向城外的辐射形,因而线路基本上都是从城区发车或通过城区,乘客的集散、换乘都集中在老城区内的一些大交通枢纽和集散点,仅以钟楼为起终点和站点的线路就有15条之多,通过解放路五路什字的线路也有13条,造成市中心区交通堵塞、拥挤,部分线路在市区客流高峰断面满载率达12%以上,而出城后则客流迅速减少,全日平均满载率下降,车辆运效受到影响。
法”。
在未来15-20年西安城市人口仍呈持续增长的趋势。规划年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范围人口分布预测是根据西安市人口的模型预测结果并结合各人口小区(按街道居委会划分)的人口分布现状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得到。西安市人口预测模型是依据人口本身生育和死亡的规律以及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采用人口发展动态转移规律模型而建立的。人口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到2020年全市常住总人口将达到最高峰之后将呈下降趋势。规划年各人口小区的就业岗位分布则采用“土地利用法”结合就业岗位分布现状进行预测。对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根据西安市居民出行调查交通小区的划分范围,从而得出了西安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区域的人口及就业岗位变化状况统计结果。
西安市轨道交通规划区域人口数量预测结果
特征年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人口数量(万人)
433.61(统计值)
497.56
592.55
592.55
西安市轨道交通规划区域就业岗位数量预测结果
特征年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就业岗位数量(万人)
193.01
211.38
247.80
247.80
预测结果表明:中心市区人口及就业岗位增加缓慢,现有闹市区将出现负增长,说明中心市区人口将受到严格控制。西安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旅游度假区以及外围组团的人口及就业岗位增长迅速,说明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在外围分布,现有用地状况会有大幅度调整,必然带来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