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G能为教学干什么?
5月19日上午9时40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里,一台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正在进行。“打完三个穿刺孔之后,第一步先要剥离脂肪,暴露胆囊三角。”普外科主任医师周晓俊边操作边讲解。
此时,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的案例教学课上,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硕连读卓越医师班的10名学生正通过5G实时观摩手术。学生不时提问:“胆囊三角的具体位置在哪里?”“这种腹腔镜下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切口能小多少?”很快,这些问题得到了课堂内外专家的反馈。
除了画面直播和即时互动,学生们还戴上VR眼镜和耳机,身临其境地感受手术室环境。卓越医师班学生王晓缘由衷感叹:“这样的案例教学课真是太生动了!”
这个案例的切入点极好。好在何处?好在充分体现5G“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大連接”的优势与教学需求耦合。
5G的超高速率可达4G的100倍,实现10Gb/秒的峰值速率,能很流畅地用手机看4K、8K高清视频,极速体验360度真实场景,适合需要极高流量密度需求的项目。
医学手术真实场景见习正是需要能非常清晰地观察到手术操作、进展、应急处理等实况的项目。常规情况下,需要进手术室现场观摩,但手术室容纳不了那么多旁观者。如果用4G远程观看,无法看到那么清晰逼真的场景,难以从事即时对话,无疑会增加学习过程中的遗憾。
5G的超低时延能满足无人驾驶汽车等特殊应用需求,同样也能满足手术见习需求。手术见习对时延和可靠性具有极高的指标要求,5G10毫秒以内的延迟,意味着5G见习与现场见习的反应时间差不多。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和接近100%的业务可靠性,突破了4G以来的局限,给见习治病救人要务积累起宝贵的经验。
上述案例,把5G“超高速率、超低时延”的技术特点充分展示出来,为教学的未来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应用场景。我们深信,在那些需要非常清晰地观看到高质量画面的工程和艺术等课程中,5G将大有可为。
不过,5G也有自身缺点,5G超高频频谱,频率越高衍射现象越弱,穿越障碍的能力也就越弱,很容易衰减,如要保持信号覆盖,需建更多基站,没有商业利益的驱动,没有政府财政的投入,加上可能的来自家长的反对,建设更多基站并不现实。
可见,在教学场景中,5G完全取代Wi-Fi并不现实。而5G与Wi-Fi融合发展,可能是一条理想与现实并轨的技术之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