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海底浅层气在工程勘察中的特征及对工程的影响
摘要:拟建某跨海大桥位于伶仃洋海域,在此海域范围内海底浅层气发育,
主要以层状、团(块)状、高压气囊及气底辟等四种形态赋存于海底。本文着重
阐述了多道地震、单道地震、浅地层剖面等图像的三种主要识别标志:洼坑及气
道、强反射及空白带、亮点。同时,简略介绍了浅层气对工程的影响及可能存在
的安全隐患。
关键字:海底浅层气;工程勘察;地震图像特征;影响
0引言
海底浅层气是一种海洋灾害地质类型,一般指海床浅地层内聚集的气体,
有时以含气沉积物存在,有时以超常压状态的气囊出现,有时候直接向海底喷逸。
为了避免浅层气灾害的发生,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并利用
各种方法确定海底沉积物中的浅层气赋存形态及特征。
拟建某跨海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大桥采用桥隧组合方案,全长
约29.6km,其中跨海桥梁长约23km,主要包括:3座航道桥、非通航孔桥、海
底隧道、东西人工岛(长约600~700m,宽约180~250m)。在本项目工程勘察过
程中,发现部分测段存在海底浅层气,虽无大量逸出现象,但在工程施工建设中
应引起重视。
1区域地质背景
拟建某跨海大桥桥址位于华南地槽褶皱系的南端。华南地槽褶皱系是一
个晚加里东地槽褶皱系,由于显生宙强烈的构造变动,华南地槽褶皱系的基底准
确年龄难以确定,但一般认为是早元古代到中元古代。华南地槽褶皱系是我国大
地构造单元中活动性比较强的构造带,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个二级构造单元:南
岭地槽、海南岛-钦州地槽和右江地槽,桥址属于南岭地槽。
根据岩性、岩相、古生物、海蚀迹象等判断珠江三角洲地区曾发生过三
次海侵过程,一次在晚更新世中期,一次在全新世中期,另一次在全新世晚期。
另外,根据钻孔资料并结合14C及TL测年样品数据,调查区第四纪最老地层时
代为2.35万年,属晚更新世中期;淤泥和粘土沉积属于全新世中晚期,砂、砾
沉积为晚更新世中、晚期至全新世早期形成的沉积。
区域新构造运动表现为强烈的垂直升降运动,以断裂、断块活动为基本
特征。经历了漫长和多次的构造运动,形成了大量的断裂构造,按其展布方向主
要分为北东向、北东东向、北北西-北西向、北西西向和近东西向五组。
2调查方法
本次物探工作布置多道地震、单道地震、浅地层剖面(浅剖)三种物探
方法进行综合勘探。
多道地震采用Geometrics公司生产的StrataVisorTMNZⅡ数字化信号增
强型浅层地震仪。该仪器有相互独立的24道地震信道,每道的数据采集部分由
采用Δ-Σ技术的24位A/D转换器构成,动态范围144dB,通频带宽(1.75Hz~
20kHz),实时数字滤波,采样间隔为0.125ms,记录长度为512ms。整机由内置
工业级计算机控制。
浅层剖面和单道地震施工时,GPS测定的位置为接收天线的位置,Hypack
导航软件和GeoPro4工作站相配合,自动根据输入的GPS天线与单道地震、浅
剖的中心点之间的偏移距离分别规算单道地震、浅剖的中心点位置,并分别记录
在单道地震和浅剖原始记录的数据道头中。单道地震和浅剖原始记录采用SEG-Y
格式。
3浅层气地震特征
在本项目进行工程勘察过程中,发现浅层气在大桥桥址区分布,主要以
层状层状、团(块)状、高压气囊及气底辟等四种形态赋存于海底,地震特征丰
富。多道地震、单道地震、浅地层剖面等图像中有以下三种主要识别标志。
(1)“洼坑及气道”:浅层剖面记录上海床面突然出现洼坑、气道或者原
来连续的地层突然出现空白或者模糊一片。
(2)“强反射与空白带”: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剖面记录上,浅层气呈现强
反射,黑色浓度反映含气量与压力的大小。空白带代表含气沉积物,当反射层侧
向过渡到含气带时,往往可以见到这些反射层向下偏移,这是由于地层含气量增
加,使地震传播速度降低,反射波能量快速衰减造成浅地层剖面上形成声学空白
带,即浅层气在剖面上的表现为“反射模糊区”。
(3)“亮点”:浅层气在多道数字地震剖面记录上最明显的标志是“亮点”,
这是高振幅、负相位反射引起的不连续,颜色加深了的反射信号,经相对振幅处
理后,这些反射信号会加强。
由于浅层气的屏蔽作用,物探设备难以穿透地层,无法探测出含气地层
的厚度。另外,通过综合物探调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坚持才会有收获 部编版.docx VIP
- 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四年级英语模拟练习.doc
- 国内外招聘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毕业论文.docx VIP
- 烷基化操作规程-(1).pdf VIP
- 儿科学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教学实施报告.pdf
- 《中国社会保险政策解读》课件.ppt VIP
- 精品解析:2024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北京地区预选赛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2023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真题精选附答案.docx VIP
- F2300B型数控系统使用手册.PDF VIP
- 《企业招聘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500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