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1.12.23+专项突破1-阅读理解能力+刘洛栖(讲义+笔记).pptx

2021.12.23+专项突破1-阅读理解能力+刘洛栖(讲义+笔记).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粉笔教师·官方微信

专项突破1-阅读理解能力

主讲教师:刘洛栖

授课时间:2021.12.23

基本能力第三节

阅读理解能力

讲义P171-182

目录

01-考情透视

02-做题技巧

03-真题演练

第一部分考情透视

试卷结构

单选题

29×2分=58分

材料分析题

3×14分=42分

写作题

1×50分=50分

讲义p176

真题重现

【2021年下】32.材料:

“礼”,这个笔画简单的字眼,解释起来却有些复杂。这世上本来没有“礼”,

只是因为集体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才产生了“礼”的仪式,造出了“礼”的汉字。“礼”字的繁体是“禮”,本字为“豊”,一看便知与祭祀有关。在甲骨文中,“豊”的顶部就像两串美玉,底部就像有支架的建鼓。合起来会意,就是击鼓奏乐,用美玉敬奉祖先和神灵。上升到定义,就是履行敬神祈福的仪式。

专项突破1-阅读理解能力(讲义)

1

《礼记》有云:“经礼三百,曲礼三干”,可见礼仪数量之多。其实,这么

多“礼”是根据时间、场合和对象制订的,并不需要时时、处处、人人都去掌握。外交上有个术语叫“国际惯例”,社交场合的“礼”也是约定俗成的惯例,大家都按惯例行事,就习以为常了。在今人字典里,“礼”也分虚实两类,虚的如礼节、礼仪、礼貌、礼俗等,实的如礼品、礼金礼服、礼花等。还包括与“礼”相关的人事和行为如礼宾、礼遇、礼聘、礼让等。大到国家和社团,小到街邻和家庭,“礼”无处不在。钱穆先生曾说中国文化的特质是“礼”,“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我们常说,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因为礼与文明是相统一的,礼仪是文明的载体,文明是礼仪的内涵,没有了礼仪,文明也就无所依附。

现代的“礼”,主要体现在外交与社交领域。而“礼”在古代还被看作是核心价值观,用来调整社会关系,具有制度属性和法律属性,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即所谓“礼法”。“礼”的本意是“别尊卑,等贵贱”,其本质是对奴隶主中不同等级的人所享有不同礼遇的规定。先秦诸子都强调“礼”的作用在于维持建立在等级制度和亲属关系上的社会差异,这也正是“礼”的本质内涵。每个人都要按照自己的社会地位去选择合乎身份的“礼”,否则就是非“礼”。

鲁迅有个著名的立论叫“礼教吃人”。他所抨击的“礼教”,兴起于封建社

会,其实质是封建礼法。有人把“礼教吃人”与孔子联系起来,那是记错了账。孔子曰:“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孔子倡导的礼教与封建礼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封建卫道士从孔子那里取火,不是去爱人而是害人,这关孔子什么事?

“礼”经夏、殷、周三代沿革,到周公的时代已经比较完善。因此孔子说,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遵从的就是周朝的典章礼制,这是他的政治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子是为“礼”而生并为礼”奋斗了一生。孔子为何给儿子取名孔鲤,“鲤”者,礼也。他让儿子自小就要学诗、学礼,并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诗”和“礼”是古人教育后代最基本的功课,所以有“诗礼传家”之说。

有的学者把文化分成观念形态、制度形态和物质形态,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2

礼是把价值观念、制度设计、物质载体统合在一起,并且包含了风俗习惯的文化

形态。还有学者认为,文明产生在国家之前,礼仪产生在文字之前,文化的传承不仅依靠语言文字,还依靠礼仪。中国文化作为唯一没有间断的原生文化,是以礼为标志和根源的。

(摘编自王兆贵《言之有“礼”》)

问题:

(1)文章说在我国“礼仪是文明的载体”?请简要概括。(4分)(该问讲义无)

(2)请根据文章,简要分析“礼”的发展进程及存在意义。(10分)

考试规律

材料要求

(1)材料:给定材料600-1300字

(2)题量:2道题目

(3)分值:4分+10分

问题设计

(1)理解文章中的重要概念或句子

(2)文章的重要观点或中心思想

考察重点

(1)速读能力

(2)对于书面语言的理解分析能力

(3)语言表达能力

看课件

难点一:

阅读量大,无关信息多。

难点二:

文章内容理论性强,并且往往是从学术长文中截取的片断,给理解全文造成

困难。

3

看课件

和中高考阅读理解题的区别:

不考语文知识!

和其它类型考试阅读题的区别:不需要过多自己的语言!

第二部分做题技巧

阅读理解需要逐字逐句的阅读吗?

178-179

【2018年下】①中国古典史学很善于用意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特别是

古典诗词,利用意象传神达意,是诗人的一项重要的艺术手法。历代不乏这方面的大家高手,例如,李白的《忆秦娥

文档评论(0)

您的专属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就是力量。祝您成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