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综述2800字】.docx

2025【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综述2800字】.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综述

目录

TOC\o1-2\h\u13115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综述 1

16060(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的概念与特征 1

10369(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的法律属性 2

13512(三)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的功能与意义 3

102101.实现取保候审与逮捕制度的有效衔接 3

268062.防止新罪的发生 3

291913.保障诉讼顺利进行 3

256264.保障公民人权 4

(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的概念与特征

对于应当被监视居住的被追诉人来说,在满足特定的条件下的被执行人将会被指定居所对其进行监视居所,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条件如下,1、当被追诉人在办案机关所属地域的市和县范围里没有固定的居所时;2、或者可能被处以恐怖活动罪、危害国家安全罪,在其固定居所处监视居住可能引起阻碍侦察的麻烦,在取得上一级的公安机关批准可以执行后,即可对被追诉人开展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措施。两个条件满足一个即可,首先,对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被追诉人而言,我国刑诉法第七十七条对其规定六项义务:在没有得到批准的情况下,被追诉人不可从居所离开,不可私下通信他人或者与他人相见;不可作出干扰证据的行为,在司法机关需要的情况下被追诉人能及时到案;将证件交予执行机关保管。其次,该制度的适用,公、检、法三个机关都有权决定,对适用决定和制度执行的监督,交由检察院负责,该制度则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除了专门的办案场所或者羁押场所外,都可以为被追诉人指定的居所,只要能保证安全、生活条件、易监督,我国刑诉法规定了监视居住最长不能超过六个月,但被追诉人由其他部门移送检察院和法院后,若检察院和法院决定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六个月的执行期限将重新计算,因此,对被执行人的监视居住可长达十八个月。再着,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机关可以对被执行人采用电子监控或者不定期检察等方式进行监督,在侦察期间还可以监控被执行人的通信;应当在执行后的二十四小时内通知的家属,不能由被执行人承担执行费用,还做了折抵刑期的规定,监视一日即可抵管制一日,两日可抵拘役、有期徒刑一日。最后,被执行人一方认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适用错误或者执行违法的,可以向司法机关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或者纠正违法;对于违反义务的被执行人,司法机关有权视情形予以逮捕。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作为监视居住向下情形,不同于监视居住,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是一项比较特殊的存在,它有着专门的执行方案和监督方案,司法机关对于该制度的适用自主审查的力度也比较大,在特定罪行下只需认为可能妨碍侦察就可适用,也有着只有羁押措施才有的特点——可折抵刑期,介于羁押性措施与非羁押措施之间,作为一种逮捕替代性措施,一直以来,设立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的目的,都是为了对被追诉人降低羁押率的。而羁押与非羁押的界定,一般都看对人身自由的限制程度,而在我国的所有强制措施中,只有对人身自由限制十分严重时才可折抵刑期,如同拘留和逮捕,可见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在对人身自由的限制层面,是趋于拘留和逮捕的。

(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的法律属性

在2012年刑诉法颁布之前,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对于司法机关而言,是可以随意选择的,因为两种制度并未独立地规定适用范围,对于监视居住制度来说,更多的是做为取保候审的一种补充措施,但颁布之后,我国就把这两种独立的强制措施分离开来,各种所适用的情形也并不相同了,分离开来地监视居住制度更多地是做为一种过渡性措施,为了实行取保候审与逮捕的有效衔接,其中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是具有一定的羁押性的,与取保候审这等非羁押性措施差别较大。由此,各个学者对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法律属性也展开了激励的谈论,笔者阅读了大量文章后,总结出各类学者对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法律属性的看法,是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的。

第一种学者认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是一种具有羁押性质,属于羁押强制措施,已经独立于在固定居所处执行的监视居住制度,可以独立于其他五种强制措施之外,作为第六种强制措施。左卫民.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制度性思考.[J].商法研究.2012(3).4我国学者左卫民教授指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在对被追诉人人身自由的限制程度层面,已经达到羁押的程度,只是对羁押的变通执行的一种执行方式,可以作为第六种强制措施与现行的其他五种强制措施并列

左卫民.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制度性思考.[J].商法研究.2012(3).4

第二种学者认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只是一种准羁押措施,因为其限制了被追诉人的一定人身自由,要求被追诉人在特定场所内生活,经得批准才可离开,还限制被追诉人的通信与会见权力,使得被追诉人时时处于公安机关的监控下,最主要是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还可以折抵刑期,而在我国,除了此制度,其他的是只有羁押性措施才

文档评论(0)

02127123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关注原创力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