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文化常识
1.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对内积极辅佐楚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后遭诬陷被流放。前278年楚都被秦攻破,悲愤难当,遂投泪罗江而死。屈原是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体”,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等。其中《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其作品洋溢着对楚地楚风2.皇考:对已故父亲的美称。“皇”意为大,“皇上“皇帝”中的“皇”均为此意。考,称已故的父亲。妣,称已故的母亲。
的眷恋和报国为民的热情,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
3.摄提:为天皇时代创制的纪元法,是“摄提纪”“摄提格”的简称,以六十甲子为运转周期。
4.庚寅:庚寅日。干支纪日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依次组合,即“甲子、乙丑、丙寅、……”,六十组复归甲子,为一轮回,如此循环往复。另外,干支还可用于纪年。
5.孟陬:正月。孟,本义为“头生子”,引申为第一个。如与季节连用表示相应季节的第一个月,如“孟春”“孟冬”。陬,正月的别称。
6.规矩:标准、成规。规,画圆形的器具。矩,画方形的器具。
7.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用以指代少年时代。《诗经·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8.蛾眉:①女子长而美的眉毛。《诗经·卫风·硕人》:“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②形容女子姿色美好。喻指美好的品德。③借指美女。
9.冠(guān):帽子的总称。古代官吏的礼服通称冠服,所以做官叫“弹冠”,辞官叫“挂冠”。
10.干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为:甲、乙、丙、丁、戊(wù)、已、庚、辛、壬(rén)、癸(guǐ)。
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yǒu)、戌(xū)、亥。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依次相配(天干的“甲、丙、戊、庚、壬”和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天干的“乙、丁、己、辛、癸”和地支的“丑、卯、巳、未、酉、亥”相配)配成六十对。这六十对组合中,从第一对“甲子”到第六十对“癸亥”为一周,称“六十花甲子”,即六十干支。历法上用干支表示年、月、日的顺序,主要用来纪日和纪年。如《赤壁赋》:“壬戌之秋。”近代有“甲午海战”“辛亥革命”等。
11.《楚辞》:西汉刘向辑,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二、重要实词
1.皇览揆余初度兮:览:观察;揆:测度、衡量。2.肇锡余以嘉名:肇:开始;锡:赐给。
3.纫秋兰以为佩:连缀、连接。4.朝搴阰之木兰兮:搴:拔取;阰:土坡。
5.夕揽洲之宿莽:采摘。6.日月忽其不淹兮:忽:迅速;淹:久留。
7.謇朝谇而夕替:谇:谏诤;替:废弃。8.谣诼谓余以善淫:毁谤。
9.固时俗之工巧兮:固:本来;工巧:善于取巧。10.偭规矩而改错:违背。
11.忳郁邑余侘傺兮:失意的样子。12.宁溘死以流亡兮:突然。
13.忍尤而攘诟:尤:责骂;攘:容忍;诟:辱骂。14.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
15.延伫乎吾将反:久立。16.及行迷之未远:及:趁着;行迷:走入迷途。
17.苟余情其信芳:苟:如果、只要;信:确实;芳:美好。18.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
三、通假字
1.扈江离与辟芷兮辟,同“僻”,僻静、幽静。
2.来吾道夫先路道,同“导”,引导。
3.偭规矩而改错错,同“措”,举措。
3.何方圜之能周兮圜,同“圆”。
4.进不入以离尤兮离,同“罹”,遭受。
5.芳菲菲其弥章章,同“彰”。
6.伏清白以死直兮伏,同“服”,保持。
四、古今异义
1.朕皇考曰伯庸古义:称已故的父亲。
今义:考试。
2.日月忽其不淹兮古义:久留。
今义:淹没。
3.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古义:上衣为衣,下衣为裳。
今义:衣服。
4.怨灵修之浩荡兮古义:荒唐。
今义:水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
5.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
今义:经济情况不好。
6.宁溘死以流亡兮古义:随流水消逝。
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高考作文押题预测:人生如马拉松,磨砺意志之途.docx
- 2025届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光的轨迹,心的启迪.docx
- 2025届深圳市高三语文第一次调研考试(深圳一模)作文:“饥饿感”的缺乏是一件好事吗?.docx
- 2025年初中语文:“伏笔”和“铺垫”.docx
- 2025年初中语文14部名著横向勾连(人物、手法).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不得不做”中找寻自我.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中国元素闪耀巴黎奥运会(多维解读).docx
- 2025年高三语文开学考模拟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破“不可为”之困,绽“而为之”之光.docx
- 2025年高三语文四省联考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手工手工,动手有功.docx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备考之读者评论类文阅读.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