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理论与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pptx

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理论与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ppt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理论与抗菌药物

临床合理用药

选择抗菌药时需考虑得因素

药物对细菌MIC

结果

感染部位浓度

药代动力学·临床效果

·细菌清除

吸收、分布、代药效学

谢、排泄·患者依从性

(给药方案)·耐受性

·耐药产生

2

抗菌药治疗失败得主要原因

病人相关原因药物原因

o依从性差不适当给药途径

0免疫功能下降①给药剂量不当

o病灶①选择药物不当

o非感染(误诊)①药物失活

o基础疾病

微生物相关得原因

◎病原确立错误

①治疗中出现耐药

①抗菌活性不足

3

抗菌药传统给药方案拟定得依据:

给药量:以药效学(PharmacodynamicPD)(即药物体外细菌

培养MIC₉0)为基础,拟定给药量(血药浓度为MICg₀

值得2-10倍。)

给药间隔时间*:以药动学(PharmacokineticPK)得半衰期

(t₁/2)拟定

*早期仅以常规每天3次

缺点:药效学与药动学参数间未作动态得互相影响得结果来

确定。

4

PK/PD—药代条件下得药效

PARAMETERS:PK:Cmax、AUC、T1/2

PD:MIC

PK/PD:AUC/MIC

Cmax/MIC

TMIC

5

抗菌药物得药代动力学

1、吸收

吸收半衰期(T2)、生物利用度(F)、达峰时间(Tma)、

血药峰浓度(Cma)等

2、分布

表观分布容积(Vd)、血浆蛋白结合率

3、代谢

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肝P450酶)

4、排泄

大部分抗菌药物经肾脏排泄,部分经肝胆系统排泄。

血浆清除半衰期(T₂)、消除速率常数(Ke)、药物清

除率(CL)

6

Cmax

AbsorptionPhase

n

o

l

t

a

r

tEliminationPhase

n

e

c(T1/2)

n

o

C

a

m

s

a

l

p

AUC

Cmin

文档评论(0)

乐毅淘文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113104600004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