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文化素养核心知识点深度解析.doc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文化素养核心知识点深度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校小编特整顿了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备考知识点,但愿对您有协助,预祝您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考试。

原始社会

1.原始人群

①元谋人

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現的古人类化石被命名為“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已知的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②北京人

1929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发現一种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被命名為“北京人”,距今约50万年。

2.氏族公社時期

①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

在距今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社会进入了繁华時期,其中最能反应母系氏族公社繁华時期面貌的是半坡遗迹和河姆渡遗迹。半坡遗迹位于今陕西西安半坡村,是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古人类遗迹。河姆渡遗迹位于今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是距今约7千年前的古人类遗迹。

②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1928年,考古工作者在山东龙山镇(今属山东章丘市)发現了龙山文化遗迹,出土了诸多黑陶和其他器物,故龙山文化也称為“黑陶文化”。大汶口文化遗迹位于山东泰安地区大汶口,距今四五千年,处在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农业社会

1.中国文明時代的开始(夏一西周)

(1)夏朝

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王位世袭制替代了禅让制,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种奴隶制国家。

(2)商朝

①盘庚迁都

商汤建立商朝的時候,最早的国都在毫(今河南商丘)商的第二十位王盘庚,挫败了大多数贵族,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現了复兴的局面。

②甲骨文的出現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商代的文字重要是刻记在甲骨、铜器及其他器物上,其中以刻记在甲骨上為最多,刻记在甲骨上的文字称為“甲骨文”。

③武王伐纣

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武王乘商朝内乱,联合其他部落讨伐商纣,激战于商都郊外的牧野,商兵阵前倒戈,引周兵攻入商都,商纣王自焚而死,商亡。

(3)西周

西周分封始于周武王,為了巩固统治,成王時大规模分封诸侯。分封的原则与对象是根据与周王血缘关系的亲疏、功绩的大小,其前提是承认周王的统治。通过度封制,西周将政权和族权合一,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权威和财产的继承权,建立起严格的等级附属关系。

2.中国封建時代的开始(东周一秦)

(1)春秋战国

①“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齐、楚、燕、韩、赵、魏、秦,史称“战国七雄”。

②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发生于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其内容重要是: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按功授爵;建立县制;奖励耕织,严禁弃农经商。秦国通过这次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废除了旧制度,封建经济得到发展,秦国逐渐成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③“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我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形成中国的老式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老式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說构成了两千数年老式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他們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老式文化的基本精神。

(2)秦

①秦统一六国

秦王赢政于公元前2灭六国,实現统一,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②焚书坑儒

公元前2,秦始皇采纳李斯的提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談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严禁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师。后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史称“焚书坑儒”。

③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动摇了秦王朝统治。

3.封建制度的巩固到灭亡時期(汉一清)

(1)汉

①楚汉之争

从公元前2到公元前2,刘邦、项羽进行了為期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以项羽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而死、刘邦胜利而結束。

②文景之治

文帝、景帝统治時期,宽刑减政,轻徭薄赋,倡导节俭。社会经济发展,农民安定生活、生产,国库财政富余,国家由贫变强,史称“文景之治”。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時期,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只倡导儒家学說,严禁其他各家思想的传播,实行了思想的统一;宣扬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神化了皇帝;在長安兴办太学,用儒学培养贵族子弟,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④张骞通西域

為了加强同西域各国的往来,汉武帝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⑤汉匈和亲

汉匈和亲是西汉政府对少数民族势力匈奴的最重要方略。

⑥王莽改制

新朝皇帝王莽為缓和西汉末年曰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而采用了一系列新的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改革。

⑦官渡之

文档评论(0)

159****17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