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6.1 耳科患者的护理.pptx

6.1 耳科患者的护理.ppt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1耳科患者的护理

6.1.1外耳道炎患者的护理

外耳道炎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局限性外耳道炎,又称外耳道疖;另一类为弥漫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疖是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糖尿病患者和身体衰弱者易患,病原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弥漫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的弥漫性炎症,分为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和慢性弥漫性外耳道炎两类,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变形杆菌等,挖耳或异物损伤、药物刺激、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游泳、洗澡等可为其发病诱因。

1.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评估。护士应询问患者有无糖尿病、化脓性中耳炎、挖耳或异物损伤、药物刺激、游泳、洗澡等诱因。

(2)身体状况评估。

①外耳道疖。患者耳痛剧烈,张口咀嚼时加重,并可放射至同侧头部。当肿胀严重,堵塞外耳道时,患者可有耳鸣及听力减退。;患者有耳郭牵引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有局限性红肿,触痛明显。疖成熟破溃后有脓血流出耳外,此时耳痛减轻。外耳道后壁疖肿严重者可见耳后沟及乳突区红肿。

②弥漫性外耳道炎。急性者表现为耳痛、灼热,可流出分泌物。患者有耳郭牵拉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外耳道壁上可积聚分泌物,外耳道腔变窄,耳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慢性者耳发痒,有少量渗出物,外耳道皮肤增厚、皲裂、脱屑,分泌物积存,甚至可造成外耳道狭窄。

(3)社会心理评估。因耳内疼痛、瘙痒等不适,患者常出现失眠、焦虑等。护士应多关心患者,为其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对疾病有基本的认识。

2.护理诊断

(1)疼痛:与急性炎症有关。

(2)知识缺乏:患者缺乏外耳道炎的相关知识。

3.护理目标

(1)患者疼痛减轻或消失。

(2)患者了解外耳道炎的相关防治知识。;4.护理措施

(1)护士可给予早期患者局部热敷或超短波透热等理疗。

(2)对病情严重者,护士可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耳痛剧烈时给予患者镇静药、镇痛药。

(3)局部尚未化脓者可用1%~3%酚甘油或10%鱼石脂甘油滴耳,或将浸透上述药液的纱条敷于患处,每日更换纱条2次。慢性者可用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合剂局部涂敷。外耳道有脓液及分泌物者可用3%??氧化氢溶液清洗。

(4)护士应指导患者积极治疗感染病灶,如化脓性中耳炎;诊治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

(5)护士应指导患者在疖肿成熟后及时挑破脓头或切开引流。

(6)健康教育。护士应告知患者在急性期及恢复期不要去游泳,戒除不良的挖耳习惯,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损伤外耳道皮肤;对反复发作者,应注意寻找可能存在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

5.护理评价

治疗和护理计划实施后,护士应评价患者的外耳道红肿是否消退,局部疼痛是否消除;患者是否掌握了外耳道炎的预防、治疗与自我护理知识。;6.1.2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漏出液或渗出液,亦可为黏液。中耳积液黏稠呈胶状者称为胶耳。按病程,分泌性中耳炎可分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两类。其中,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多由急性期未得到及时治疗或病情反复发作、迁延而来。若治疗不当,最终可造成中耳粘连、听力下降。分泌性中耳炎于冬春季节多发,是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之一,成人亦可发病。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局部炎症和变态反应等为其主要病因。

1.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评估。护士应仔细询问患者有无糖尿病、化脓性中耳炎、挖耳或异物损伤、药物刺激、游泳、洗澡等诱因,有无鼻咽部肿瘤及头部放疗史,近期有无乘坐飞机的经历。护士应评估患者听力下降的程度及时间。;(2)身体状况评估。患者的全身症状不明显;局部以耳内闷胀感或堵塞感、听力减退及耳鸣为常见症状,常发生于感冒后,或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有时头位变动可觉听力改善,有自听增强。部分患者有轻度耳痛,儿童常表现为听话迟钝或注意力不集中。急性期鼓膜充血、内陷,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淡黄、橙红油亮或琥珀色,若液体未充满鼓室,则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

(3)社会心理评估。耳鸣、耳闷、听力减退等可导致患者焦虑不安。慢性者因病程长、易反复而表现为烦躁和失望。部分患者因缺乏相关知识而不积极就诊,延误诊治。护士应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分泌性中耳炎的了解情况,以及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支持情况。

(4)辅助检查。音叉试验及纯音听阈测试结果显示传导性聋。声导抗测试结果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平坦型(B型)曲线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曲线;负压型(C型)曲线提示咽鼓管功能不良,部分有鼓室积液。

2.护理诊断

(1)感知改变:听力下降,与鼓室积液有关。;(2)舒适度改变:耳闷、耳鸣、耳痛等,与鼓室负压或鼓室积液有关。

(3)知识缺

文档评论(0)

小刚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2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