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现代诗二首》教案-语文四年级上册.docx

3《现代诗二首》教案-语文四年级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

语文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

课型

略读实践课

课时

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认识“巢、苇”等6个生字。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诗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和花牛的悠闲。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诗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词语,认识“巢、苇”等6个生字。

2.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优美生动地词句,圈画出诗中所描绘的景物。

3.朗读诗文,调动多感官,边读边想象画面,并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和同学交流,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和花牛的悠闲。

教学活动

情境导入

本单元我们的大任务是争当美景推荐官,上节课,我们跟随巴金感受过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满天繁星的美,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任务三,跟着作者刘大白和徐志摩去欣赏余辉浸染的绚丽美景,感受花牛草地上闲暇惬意的生活。

【设计意图】由本单元的大任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本课要完成的任务。

任务一:品读诗歌欣赏美景

活动:读诗文,识生字。

(1)朗读诗歌,标出节奏线,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通过齐读、小老师领读,点名读认准生字词。

归巢芦苇睡眠霸占尽管剪秋萝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回顾诗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节奏,认准二类字词。

任务二:品读诗歌想像画面

活动(一):读诗文,想画面

1.联系生活理解标题

时间:秋天的傍晚地点:江边

2.学生自读诗文圈画诗中发现景物。

归鸟、斜阳、江上、芦苇

交流诗歌中描述的景物。

3.联系诗中的景物想象画面,聚焦第一小节,诗人呈现一幅怎样的画面?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斜阳的余晖照在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好像是鸟儿要把斜阳驮回巢一样,远处偶尔还会传来一两声鸣叫。

4.联系画面,读好诗歌。这样的画面谁能读好它?

指导朗读:“尽管是倦了”可以读的低沉、轻柔一些,表现出疲倦之感。

活动(二):读诗文,说画面

聚焦第二小节,诗人呈现一幅怎样的画面?

双翅一番,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随着飞鸟双翅的一翻,斜阳从鸟儿的翅膀上跌落,掉入了江水中。这白头苍苍的芦苇,因为这夕阳的映照被染成红色,似乎被打扮成了一个漂亮的女孩子。

1.理解“翻”的意思,归鸟双翅翻飞,斜略过江面的画面。讨论:是否可以用其他的词语替换掉“掉”?

“掉”地理解既与上句“双翅一翻”的“翻”产生动态的呼应。原来夕阳西下,贴近水面,水天相接处就感觉斜阳掉在了江上,多美的落日图啊!

2.理解“妆”的意思,芦苇平时是什么样子的?“一瞬”有说明了什么?(斜阳迅速染红芦苇的快速变化)

指导朗读:读“妆”“一瞬”时,声音可稍高一些,语速可稍快一些,表现出诗人见到夕阳映红芦苇的惊奇、喜悦。

3.再读诗文:我们围绕关键词句,抓住景物的特点和变化想象,让眼前这幅秋江晚景图更加丰满、灵动了。我们再次用朗读展现出来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紧扣学习目标和语文要素,调动多种感官,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自主探究,分享交流,锻炼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设计意图】:本环节紧扣学习目标和语文要素,调动多种感官,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自主探究,分享交流

任务三:品读诗歌合作交流

活动(一):学法迁移《花牛歌》小组合作学习

1.出示自学要求:

(1)请用“读诗歌、圈景物、想画面”的方法自学《花牛歌》并完成表格。

(2)小组合作,交流自学情况。

2.小组交流汇报时间留给学生教师稍作指导

(1)想象花牛坐着草地上,压扁剪秋萝的样子,你又坐在草地上的经历吗?回忆一下。

你能读出那种无拘无束的样子吗?

(2)“白云霸占半个天”和“白云飘在天空中”有什么区别?

你能把蓝天白云的美景读出来吗?

(3)“小尾巴甩的滴溜溜”,这是一只怎样的花牛?“滴溜溜”要读的快一些。

(4)“偷渡”是什么意思?太阳已悄悄落山,而此时的花牛全然不知,还在做着美梦呢,草地里的花牛会梦到什么呢?谁能读出这份悠闲自得。

3.这头花牛还会在草地里做什么?仿照句式写一写。

4.配乐朗读、背诵诗歌。

活动(二):拓展阅读:另觅独特韵味

欣赏了《秋晚的江上》,我们再来读读《西湖秋泛》。请你边读边想象诗中景物所构成的画面。

1.读一读小诗,圈一圈诗中的景物。说一说你的发现。

2.“长虹”原意指彩虹,这里指西湖二堤,有什么相似之处?你又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活动(三):创作诗歌,感受美

1.仿照《西湖秋泛》,创作一首诗歌,注意画面中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

2.花牛在草地上还能做什么?请发挥想象,为《花牛歌》续写两个诗节。

3.《秋晚的江上》色彩丰富,画面既充满动感又饱含情意,诗人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使

文档评论(0)

193****00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