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色度学第6部分:CIEDE2000色差公式》
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制定背景、起草过程等
(一)任务来源
本项目根据国标委发[2024]35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4年
第六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立项,计划编号为T-607,项目名称《色度学第6部分:CIEDE2000色差公式》。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4)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工业大学为牵头单位的标准起草组起草。
(二)制定背景
本文件的目的是对CIE1976L*a*b*颜色空间进行扩展得到CIEDE2000色差
公式,其主要修正明度、色度、色相和色度与色相相互作用带来的色差感知变
化,确定一个考虑更加全面、计算更加精准的色差公式,以向用色工业提供物
体色差判断的标准,本文件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CIE11664-6:2022,将有效
完善国内色度学标准体系,为色度学研究和评价提供基础。本次制定紧追国际
标准的更新,使标准的结构与内容更加清晰明朗。这对于各种颜色相关的产业
和应用,以及推动颜色管理标准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各核心体系对要素的规定,GB/T20147色度学系列标准划分为6部分,
本标准属于第6部分。
——第1部分:CIE标准色度观察者。
——第2部分:CIE标准照明体。
——第3部分:CIE三刺激值。
——第4部分:CIE1976L*a*b*颜色空间。
——第5部分:CIE1976L*u*v*颜色空间和u,v均匀色品标度图。
——第6部分:CIEDE2000色差公式。
1
(三)起草过程
筹备和立项阶段:
筹备立项工作组于2023年7月正式成立,立项准备工作于2023年7月
26日启动。通过深入调研与分析,对该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系统性、
科学性的论证,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24年1月提交立项申报
文件。2024年8月23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了标准立项。
起草阶段:
2024年9月5日,秘书处通过委员信息群和公众号的形式发布了征集同
批次推荐性国家标准起草单位的通知,并于9月20日组建起草组,与起草组
组长沟通标准起草的时间规划和工作安排。
2024年10月22日,起草组在线上召开了《色度学第6部分:CIEDE2000
色差公式》国家标准项目启动会,会议上由牵头单位北京工业大学薛鹏老师
主要介绍了本标准项目的立项背景、回顾了立项申报标准草案框架,介绍了
标准制定方案计划,会议就标准项目时间计划达成共识,启动标准草案研究
制定工作。会上,来自北京工业大学、武汉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普瑞光电
(厦门)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小禾乐家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名起草单位技术
专家对标准草案进行研讨。会上,起草组就把拟修改采用的ISO/CIE11664-
6:2022国际标准的重点内容逐条做了介绍,收集专家意见并讨论了标准的关
键技术内容和下阶段起草工作分工。
2024年12月6日,起草组召开组内技术研讨会,并邀请了多名领域内技
术专家共同进行技术讨论。牵头单位将结合专家意见形成的《色度学第6部
分:CIEDE2000色差公式》征求意见稿初稿与标准验证方案交由会议讨论。起
草组认真听取并记录了与会专家的修改完善意见,并于会后对标准文本进行
了调整和修改。
2025年2月20日,起草组再次召开线上会议,就第3次会议遗留事项进
行了讨论。标准牵头单位结合讨论情况对拟争取意见的标准草案、编制说明
文件做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经起草组全体成员确认后,于2025年2月20日
将标准草案、编制说明文件提交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表面化学分析 深度剖析 中能离子散射术对硅基底上纳米尺度重金属氧化物薄膜的无损深度剖析 编制说明.docx
- 表面化学分析 深度剖析 中能离子散射术对硅基底上纳米尺度重金属氧化物薄膜的无损深度剖析 编制说明.pdf
-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格式 BUFR 编制说明.docx
-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格式 BUFR 编制说明.pdf
- 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调度系统数据接口要求 编制说明.docx
- 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调度系统数据接口要求 编制说明.pdf
- 工业重载移动机器人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编制说明.docx
- 工业重载移动机器人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编制说明.pdf
- 粒度分析结果的表述 第3部分:将测定的累积粒度分布曲线拟合为标准模式 编制说明.docx
- 粒度分析结果的表述 第3部分:将测定的累积粒度分布曲线拟合为标准模式 编制说明.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