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情境答辩91遇到家长暴力教育孩子该如何引导.docx

中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情境答辩91遇到家长暴力教育孩子该如何引导.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中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情境答辩?91

遇到家长暴力教育孩子该如何引导

一位初中生,家长恨铁不成钢,教育的方式简单粗暴,动不动就拳脚相加,孩子却越打越顽皮,并与家长产生对抗情绪。家长悲叹不已,叫你对他的孩子也不要客气,即使打也无所谓。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怎样引导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

这是部分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多发生在家长文化程度不高,脾气暴躁,而孩子又自我约束力较差的家庭身上;这类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缺少方法,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在孩子犯错时动不动就拳打脚踢。暴力教育的方法一时可能会奏效,但时间长后,孩子越来越有抗性,对于打骂产生强大的免疫力,导致家长无计可施,甚至会诱发孩子的暴力倾向,得不偿失。

暴力教育不可行的原因是:(1)恐惧盖过反省。经常打骂孩子,会让孩子在面对错误时产生一种自然反应:害怕即将到来的打骂,畏惧肉体上的疼痛,对父母产生极度的恐惧感。试想,一个人犯错误时,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应该是反省,反省自己做出的不当,并能够吸取教训,及时纠正回来。但是经常挨打的孩子,他们的恐惧已经盖过了反省。(2)自我认识度降低。孩子经常受到打骂,他会理所当然地认为,由于自己本身就是个坏孩子,没办法改正,必须得接受打骂。这类孩子已经没有正常的自我认识,他们缺乏信心,极度自卑,长期地挨打已经破坏了孩子正常人格的形成。(3)效仿暴力解决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面对问题时,父母用暴力来解决问题,那么当孩子与他人发生纠纷时,他理所当然地认为,只有打架才能让他人顺从自己的想法。(4)妨碍正常心理发育。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使用打骂来解决,一旦形成习惯,就乐于去用简单的暴力行为来解决。但是正常的教育应该是通过讲道理,劝说的方式来使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处,并避免下次再犯。而挨打的孩子往往无法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复循环下去,只会妨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

如果班级中遇到有的学生家长喜欢采用这种极端教育的方式,班主任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必须明确的劝阻,不能让家长随便打学生。告知家长体罚、讽刺、挖苦、训斥、谩骂来对待孩子都不是正确有效的教导方法,更重要的是以情服人,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做好榜样!“棒打出学子”“不打不成才”其结果不但孩子没成才,反而会助长逆反心理,形成“抗药性”,甚至形成心理疾病,严重的家庭暴力还触犯法律。第二,家长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现代学生的人格意识和独立意识逐渐强大,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但又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自尊心强,内心却脆弱,无法接受在大庭广众下受到批评,更不用说暴力对待。第三,与家长多谈教育孩子的方法。说服家长多给学生一些关心、爱护、鼓励,帮助学生尽快认识错误。孩子犯错时,父母应控制好情绪,多倾听孩子为什么这样做,然后再发表家长自己的意见,让孩子明白利害关系,帮孩子解决困扰,对其提出相应要求。第四,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工作。教育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时难免会犯点错误,老师家长都可以理解;但不管什么原因,做错事情就应该承担责任,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给别人带来麻烦,该道歉的就得道歉,该接受的惩罚就得接受惩罚,自己的认错态度也是给父母最大的欣慰。同时,要学会理解父母的爱,懂得感恩,从心里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及时改正缺点,让家长安心,老师放心。

班主任还可以推荐一些家庭教育相关的杂志、书籍给家长阅读,或建议、安排家长参加有关专家的讲座,以丰富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的认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7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