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明朝下西洋的郑和
郑和下西洋,是明初的一大盛事,也是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航海活动。
郑和,原姓马,回族,生于洪武四年,云南昆阳州宝山乡和代村人,郑和的先世是西域人。永乐十五年,郑和出使西洋时,路过泉州,在泉州伊斯兰圣地行香,乞求圣灵保佑。郑和也信奉佛教,也是佛门弟子,并取法名为“福善”。明朝人以佛教中的佛、法、僧三宝来尊称郑和为“三宝太监”。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开始注重和四邻建立友好的关系。到了永乐帝时期,对于下西洋的人选,永乐帝做了慎重的选择。要完成这一重大的历史使命,不但要有出色的才能,还要有机智的外交才能和敢于冒险、不怕苦难的精神,最后永乐皇帝在他周围的人群中最后选中了郑和。
时年34岁的郑和,领受了下西洋的任务,这对他来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他想到,幼年时,父亲经常对他讲述去朝拜天方的航海故事,他希望自己也能乘风破浪到世界各地去。伟大的理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明初大量的物资都聚集在南京和北京,在这两个地方都建有库藏。郑和下西洋所用的一切物资大都从南京仓库支取。从南京仓库支取的货物主要有丝织品、瓷器、铁器、粮食、布匹、书籍、金、银铜,钱财和其他生活用品等。
明初,政府在全国的许多地方设立了造船厂。南京建立的龙江造船厂规模最大,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大多在这里建造。淮南的清江船厂的规模也很大。在当时的大船厂里,分工很细,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明初的造船业,既发展了前人的技术成果,又积累了很多的技术经验。宝船的下水问题,采用船坞的方法,解决了大船造好后下水的问题。创造了水密隔舱,就是每一个船舱之间严格的隔开,如果有一处漏水,不致影响全船。宝船粗短,在海水中稳定性强,船体能抵抗海浪冲打。
郑和历经无数次的艰难险阻,在二十八年的航海生涯中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达东南亚、南亚、伊朗、阿拉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共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显示了中国人在造船、航海等方面的高超技术,证明当时中国在世界航海事业中居于领先地位。
郑和统率船队下西洋,普通船只一般每次达二百六十余只,大中巨型宝船六十余只,宝船估计为一千五百吨级,能容纳约二万七千人。郑和下西洋打通中国至东非海岸全程的海上交通,约一万五千英里。郑和下西洋,比其他国家的航海家早了近百年。无论在人数、船队规模、舰船与质量都远远超过了此后欧洲中世纪的航海舰队。
当时,中国以南海为界,把通往各国的海路划分为东洋和西洋。郑和七次出使航海都是走的西洋航线,到达的国家大都是西洋国家,所以人们称他的航行为“郑和下西洋”。郑和是明成祖永乐皇帝信任的太监,人称“三保太监”,佛家语音转为“三宝太监”。因此“郑和下西洋”在史书上又称“三宝太监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明初的一大盛事,也是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航海活动。
东晋时代意志坚定的法显
法显是中国东晋时代的高僧,也是中国著名的旅行家和翻译家。公元334年,他出生在平阳郡武阳一个龚姓人家。法显在局势动荡、战乱不休的岁月中度过了他的前半生,也是在这种混乱的形势下开始他的佛国之行的。
法显有兄长三人,都在幼年夭亡。他的父母害怕他也遭到不幸,在他3岁时就把他送到庙里当沙弥,以乞求佛祖的保佑。他10岁时父亲逝世,不久母亲也不幸身亡,使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虔诚信佛中。法显20岁时受大戒。他聪明、正直、有志气,能严格遵守教义对僧侣的约束,受到人们的尊敬。但是当时还没有完整的戒律典籍,僧侣们都不守清规,法显对此深有感触,便立志亲自去佛国求法。
公元399年3月,已经65岁的法显约了众僧侣一行五人,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他们沿着河西走廊西行,当时河西走廊一带割据势力林立,所幸的是,这些割据一方的统治者多宠信佛教,所以法显一行得以顺利通过那里。后来求法队伍逐渐增大,但是到了最后只有法显一个人得以顺利回来。
法显在公元409年来到斯里兰卡,被岛上浓厚的佛教氛围所吸引,他花了两年时间抄集岛上的经律。他在回国后撰写的游记中把斯里兰卡称为“狮子国”,他的描述引起了研究早期中斯关系的学者广泛的关注。
法显等人曾经离开敦煌后,出阳关西行,进入了著名的白龙堆大沙漠。他们之后所到的地方都是沙漠地带,这里的地域气候极为干燥,白天酷热,夜里则很寒冷,天气变化无常,东北风一刮,沙子弥漫天地。无论是人还是牲畜都会被埋没在沙漠里。
法显一行人所到达的西域主要是今天的新疆和田一带。他们受到了当时君主的热烈欢迎和礼遇。他们在那里对佛教有了更深的认识。
法显他以65岁的高龄从中国的长安(今西安)出发,花了六年时间,过流沙(泛指今新疆中部大沙漠),穿越葱岭(帕米尔高原以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脉之总称),到达印度的北天竺和中天竺地区,当他抄录了印度的佛经之后,不愿再从陆路返回,而是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杜甫的客至谈接待礼仪.docx
- 从古代到现代服装变化.docx
- 杜甫生平游览路线.docx
- 杜甫在成都杜甫草堂的历史.docx
- 古代川蜀姓氏.docx
- 古代的筵席介绍.docx
- 古代滴水纹饰.docx
- 古代含中国一词的记载.docx
- 古代花瓶的样式.docx
- 古代煎盐工艺流程.doc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