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注释
1. 懊侬:烦闷、苦恼,这里指烦闷的人,是作者自指。
2. 东阳瘦:指南朝梁代文学家沈约,他曾为东阳太守,在给朋友的信中说自己因病消瘦,腰带常常移孔。后世就以“东阳瘦”形容人因忧愁或疾病而身体消瘦。这里作者用“东阳瘦”自比,表明自己因春愁而憔悴。
3. 春慵:春日里慵懒、倦怠的样子,这里指因春天的氛围和自身情绪而感到慵懒无力。
4. 芙蓉:荷花的别称。荷花多在夏季开放,其生长环境相对清冷。这里以芙蓉与桃花对比,突出桃花的“无情”与自身情感的炽热。
翻译
桃花似乎羞于像那些无情之物一样悄然凋零,它满怀感激地迎着东风。东风吹落了它娇艳的花瓣,一片片飞入我的窗间,陪伴着烦闷苦恼的我。有谁会怜悯我像沈约那般因忧愁而日渐消瘦呢?我也因为这春日的氛围而感到慵懒无力。我比不上那芙蓉,它在清冷之处依然能将一片幽情展现得浓烈深沉。
赏析
意境
整首词营造出一种凄美、哀怨且略带孤寂的意境。桃花在东风中飘落,飞入窗间陪伴忧愁的词人,构建出一幅充满诗意却又透着伤感的画面。将自身比作消瘦的东阳,与在清冷中绽放的芙蓉相对比,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词人那充满愁绪的世界。
情感
词中饱含着词人的愁苦与无奈之情。桃花的飘落引发了词人内心的感触,借桃花的“感激东风”,衬托出自己在情感上的无所依托。以“东阳瘦”自比,直白地表达出因春愁而憔悴的心境,最后对芙蓉的羡慕,更是将自己的幽情无处诉说的哀怨展现得淋漓尽致。
语言风格
语言优美且细腻,用词精准。“羞作”“感激”等词赋予桃花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娇红”一词简洁地描绘出桃花的艳丽。“春慵”“幽情”等词汇的运用,既符合词的整体意境,又细腻地传达出词人的情感,使整首词读起来婉约动人,富有韵味。
简析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对桃花飘落的描写,以及与芙蓉的对比,抒发了词人内心的愁苦、孤寂和对自身情感无处寄托的哀怨,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中情感困境的无奈。
结构布局
上阕先写桃花在东风中飘落陪伴自己,由景入情;下阕以自身如东阳般消瘦的状态,引出与芙蓉的对比,进一步深化情感。结构层次分明,从对桃花的描写逐步过渡到自身情感的抒发,层层递进。
表现手法
运用了拟人(赋予桃花“羞作”“感激”等情感)、用典(“东阳瘦”的典故)、对比(桃花与芙蓉对比)等表现手法。拟人使桃花更具感染力,用典丰富了情感内涵,对比突出了词人的情感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作者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纳兰性德生活在清朝康熙年间,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他出身贵族,父亲是康熙朝权臣纳兰明珠。然而,纳兰性德虽生于富贵之家,却淡泊名利,向往自由纯真的情感。他的感情生活经历坎坷,曾与表妹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但表妹被选入宫,这段感情无疾而终。此词可能是在他经历情感挫折后创作的,借桃花的飘落抒发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以景语写情语,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之中。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他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一生虽短暂,但在文学上成就斐然。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新自然,哀感顽艳,多写自己的爱情和身世感慨,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在清代词坛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纳兰性德都占据着重要地位,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对后世词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深度解读
思想内涵
词中通过对桃花与芙蓉不同境遇和姿态的描绘,以及自身情感的抒发,探讨了情感的真挚与无奈,以及在现实困境中对美好情感的坚守。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感慨,蕴含着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艺术手法
5. 修辞手法:拟人手法让桃花有了人的情感,增强了形象感;用典使情感表达更具深度;对比鲜明地突出了词人的情感倾向。
6. 表现技巧:借景抒情,以桃花飘落之景引发情感,又通过与芙蓉对比深化情感;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7. 语言特色:用词清新自然,简洁却富有表现力,善于用细腻的词汇描绘情感和景物,体现出婉约词的语言风格。
情感表达
情感脉络清晰,从看到桃花飘落的触动,到因自身情感困境而生的愁苦,再到对芙蓉的羡慕,情感层层递进。情感表达方式委婉含蓄,多借助景物和典故来抒发,使情感更具感染力。
文化背景
清朝时期,词的创作依然盛行,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审美和情感表达深深影响着词人。“桃花”“芙蓉”等意象在传统文化中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白驹》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 《白菊三首》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 《白菊杂书四首》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 《白鹿洞二首其一》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 《白鹭》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 《白露》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 《白马》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 《百字令度居庸关》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 《百字令宿汉儿村》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 《柏林寺南望》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 《残菊》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 《蟾宫曲雪》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 《朝天子秋夜吟》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 《朝中措代谭德称作》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 《朝中措清明时节》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 《嘲三月十八日雪》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 《嘲桃》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