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址]
3.建筑规模: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地下[X]层,地上[X]层。高支模区域位于[具体位置],该区域混凝土梁最大截面尺寸为[长×宽×高],板厚为[X]mm,梁底标高为[具体标高],板顶标高为[具体标高]。
4.结构形式:本工程主体结构形式为[结构类型],高支模区域框架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具体强度等级]。
二、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
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
5.《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
6.本工程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
三、施工计划
1.施工进度计划
-高支模架体搭设:计划于[开始日期]开始搭设,至[完成日期]完成。
-模板安装:在高支模架体搭设完成后开始,于[模板安装完成日期]完成。
-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至[钢筋绑扎完成日期]完成。
-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完成并验收合格后进行,计划于[混凝土浇筑日期]完成。
2.材料与设备计划
-材料计划
-钢管:采用φ48.3×3.6mm钢管,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
-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模板:采用[模板材质]模板,规格为[具体规格]。
-方木:采用[方木材质]方木,规格为[具体规格]。
-对拉螺栓:采用[对拉螺栓规格]对拉螺栓。
-设备计划
-垂直运输设备:配备[塔吊型号]塔吊[X]台,施工电梯[X]台。
-混凝土输送设备:配备[混凝土输送泵型号]混凝土输送泵[X]台。
-木工加工设备:电锯、电刨等。
-测量仪器:水准仪、全站仪、钢卷尺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
1.高支模架体设计
-架体布置:高支模架体立杆纵距为[具体尺寸],横距为[具体尺寸],步距为[具体尺寸]。梁底增设一排立杆,立杆顶部采用可调托撑。
-扫地杆设置:在立杆底部离地200mm高处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固定。
-水平杆设置:沿架体高度方向每隔一步设置一道水平杆,水平杆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剪刀撑设置:沿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隔一定距离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剪刀撑斜杆应采用旋转扣件与立杆和与之相交的水平杆固定。
2.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顺序:先安装梁模板,再安装板模板。
-梁模板安装:在梁底模铺设完成后,安装梁侧模,梁侧模采用对拉螺栓固定,对拉螺栓间距为[具体尺寸]。
-板模板安装:板模板采用方木支撑,方木间距为[具体尺寸],板模板应平整、拼缝严密。
3.钢筋绑扎
-钢筋加工:钢筋应在现场钢筋加工棚内加工,加工后的钢筋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钢筋绑扎顺序:先绑扎梁钢筋,再绑扎板钢筋。
-梁钢筋绑扎:梁钢筋应先绑扎主筋,再绑扎箍筋,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绑扎牢固。
-板钢筋绑扎:板钢筋应先绑扎下层钢筋,再绑扎上层钢筋,上层钢筋采用马凳筋支撑,马凳筋间距为[具体尺寸]。
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顺序: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先浇筑梁混凝土,再浇筑板混凝土。
-梁混凝土浇筑:梁混凝土应从一端向另一端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500mm,振捣时应注意振捣密实,避免振捣棒触碰模板和钢筋。
-板混凝土浇筑:板混凝土应从中间向四周浇筑,振捣时应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振捣完毕后应及时用刮杠刮平,并用木抹子搓平。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