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摘要
隋唐时期是太原地区历史上的高光时刻,吸引了大量的文化人才和商贾,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太原作为除长安、洛阳之外,第三重要的军政中心,
享有极高的战略地位,在唐朝被设为“北都”。太原农业发达、经济富庶,为
文化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太原地区所处的走廊地带,使其于文化上展
现出了极强的开放性,不仅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往十分频繁,而且对中亚宗教
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也有强大的吸引力。因此,多元文化交融成为了隋唐太原文
化发展的重要背景和特色。
隋唐时期,确立尊孔兴儒的政策。太原地区以大儒王通为核心的私人讲学
群体为太原培养了一大批儒学能士,塑造了重儒、崇儒的文化氛围。并且太原
地区在隋唐时期的儒学发展中呈现出了趋于家族化的特点,有的是父子相传,
有的是叔侄相传。由于太原肩负着军事和政治的城市功能,需要处理各类军国
要事,这里也形成了以令狐楚为代表的一批文学与政事兼能的文士。太原是唐
太宗李世民德治和仁政思想逐步成熟的培养地之一,他的《晋祠之铭并序》,
充分表达了以儒治国、重视儒学教育的理念,不断教化着太原民众。
佛教在隋唐以崭新的风貌繁荣起来。太原地区的佛教新发展,突出表现为
佛寺众多、高僧集聚和净土宗的弘传。据统计,隋唐时期太原地区的佛寺有97
座,数量较为可观,同时,一些本土高僧和非本土高僧在太原进行的一系列佛
事活动,也促进了佛教事业的繁盛。净土宗由昙鸾开创于太原玄中寺,后来成
为了中国佛教中的重要教派之一,并且还影响了日本的佛教发展。
隋唐时期的道教与政治发展联系更加紧密。隋文帝的开国年号“开皇”,取
自道经。唐朝将道教奉为“皇族宗教”,有唐一代始终扶持和发展道教。李渊在
太原起兵时,利用道教作舆论准备。在太原地区的代表性建筑中也有很多道教
人物原型的身影,例如纯阳宫中供奉的吕洞宾,龙山道教石窟中第五窟的窟主
王子乔。随着赫连山、赫连简墓的发现,关于太原地区墓葬中“树下老人”图
像的释读也渐渐清晰起来,这些墓葬中频频出现的“树下老人”题材有着深厚
的道教渊源。种种迹象表明,太原地区的道教发展至隋唐时期,有了新的发展。
太原地区的外来宗教文化和本土宗教文化互相融合发展,从墓葬来看,祆
教已有不同程度的汉化,其天葬的葬俗也影响了太原的丧葬文化,出现了“黄
I
坑”现象。出于交通条件和唐回贸易的政治考虑,摩尼教于太原府置寺,直到
五代仍有摩尼教遗存。这些外来文化因子的加入,都为隋唐太原文化的发展提
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隋唐时期太原地区的文化多元并进,展现出的是太原民众开放、包容的心
态。首先是学术思想上的包容,不求一成不变,善于吸收不同的文化,比如王
通主张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再者是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不排外。在此之
上,多种文化之间的互动,佛教中国化,粟特人汉化。多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一直都存在,从而出现了本是以儒学为根基的家族内部也有阴阳术书、乐学等
不一样的文化形态,并且能够在如此的小范围内和谐发展。隋唐时期太原地区
文化多元和融合是前提的同时也是文化发展的结果。
关键词:隋唐;太原;多元文化;宗教
II
ABSTRACT
AsanimportantDuringtheSuiandTangdynasties,Taiyuanexperienceda
historicalpeak,attractingnumerousculturaltalentsandmerchants,creatingaunique
culturalatmosphere.Asthethirdmostimportantmilitaryandpoliticalcenterafter
ChanganandLuoyang,Taiyuanheldastrategicpositionandwasdesignatedasthe
NorthernCapitalduringtheTangDynasty.Theregionsdevelope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