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苏省盐城市联盟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docx

江苏省盐城市联盟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联盟校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共45分。

1.如图为商朝势力范围示意图,商朝的统治中心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为主。近年来,考古发现在湖南等地出土的商朝存在时期的一些随葬品,无论是青铜器的造型、典型纹饰餐餐纹、夔龙纹等,还是玉器的雕刻风格,都与中原地区的商文化高度相似。这说明商朝()

A.国家机构日益走向完善 B.文化影响延伸至长江流域

C.君主专制权威影响扩大 D.直接控制的区域远超前代

2.自惠帝起,西汉诸帝的益号中多冠以“孝”字,如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等,这反映了西汉统治者对“孝”的重视和提倡,也表明了“孝”在国家政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汉代统治者这一做法旨在()

A维护封建社会伦理秩序 B.关注社会基层教化

C.推进以礼法结合的进程 D.加强儒学独尊地位

3.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太常刘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言:“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离叛。宜改置牧伯,选清名重臣以居其任。“灵帝从之,遂选派刘焉等宗室重臣出任州牧,正式确立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系,史称“废史立牧”。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彻底否定郡县制度 B.埋下了军阀割据的祸根

C.打击曹魏政权气焰 D.利于东汉加强中央集权

4.如表为东汉至唐中后期庄园经济发展规模模拟图(东汉数据为100),表中北魏至唐前期庄园经济发展态势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两税法的推行

C.农具的不断革新 D.均田制的实施

5.日本飞鸟时代(7世纪)所建的奈良法隆寺,其金堂采用的庞殿顶与中国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类似:金堂壁画中的《观音菩萨》与敦煌莫高窟的观音菩萨像在风格和表现手法上有一定相近,此外寺内建筑分布呈轴线对称、主次分明。从材料可以看出()

A.中华文化促进日本社会发展

B.日本对中华文明的借鉴推崇

C.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互鉴密切

D.东亚地区文化交流障碍消除

6.下表是有关宋朝经济的史书记载。据此表可推知,两宋时期()

时间

记载

来源

北宋

“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

卖茶资衣食,与农夫业田无异“

《宋史·食货志》

南宋

“甘蔗所在皆植,独福唐、四明、番禺、广汉、遂宁有糖

冰,而遂宁为冠…“

《糖霜谱》

A.传统经济结构逐渐解体 B.货物流通渠道多元并进

C.农业生产呈专业化趋势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7.朱元璋起义过程中有一个口号:高筑墙,广积粮。明朝建立之后,重新完善长城防线,建成九边重镇。北部防线建设所余资金,用于沿海一带,从山海关到厦门,对着大海建筑边墙。这反映出当时()

A.政府对外政策趋于内敛 B.国内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化

C.中国版图得以基本奠定 D.海防重要性逐渐超过陆防

8.王阳明曾说:“良知之在人心,无关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视人犹己,视国犹家”“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这些体现出王阳明思想()

A.抛弃了传统的儒家学说 B.隐含着一定的平等观念

C.受到西学东渐思潮影响 D.抨击了封建专制的腐朽

9.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主张塞防各军“可撤则撤,可停则停。其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左宗棠则提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同时认为西方国家“专在通商”。这一争论反映了

A.近代外交观念的萌芽 B.清廷准确判断时局

C.清朝政府内部的分裂 D.清政府国力的衰微

10.1904年,清朝颁布《凑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规定:“各学堂皆学官音……各国语言,全国皆一致”,是由于“从小学教字母拼音始”,必须“拟以官音统一天下之语言。”“各学堂皆应用《圣渝广训直解》一书为准”。这一举措()

A强化了国民文化认同 B.有利于思想观念统一

C.丰富了民族主义内涵 D.加快了民主政治进程

11.1914年8月,北洋政府正式公布《局外中立条规》,明确表示“对于此次欧洲各国战事,决意严守中立“。战争后期1917年8月,北洋政府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这一变化的主要意图是()

A.收回山东权益 B.满足民众参战需求

C稳定

文档评论(0)

199****0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