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题(学生版).docxVIP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题(学生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题(学生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诗句与“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出自同一诗人的是()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答案:C。“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出自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A选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B选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杜甫的《春望》;C选项“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出自李白的《将进酒》;D选项“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2.下列对“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此句描绘了友人离别时路途的遥远和景色的壮美。

B.表达了词人对前途的乐观和对未来的憧憬。

C.借景抒情,渲染了离别时的伤感、惆怅之情。

D.主要是为了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

答案: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词人设想别后羁旅生活,浩渺烟波、沉沉暮霭、辽阔楚天,这些景语衬托出离人前途茫茫,情人相见无期,意境怅惘、凄苦,借景抒发了离别时的伤感、惆怅之情。A选项“友人离别”表述错误,此词是写恋人之间的离别;B选项“乐观和对未来的憧憬”错误,整体氛围是伤感的;D选项“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不准确,重点是借景抒情。

3.下列名句中,不是出自《论语》的一项是()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D.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答案: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A选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选项“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D选项“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均出自《论语》。

二、填空题

1.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指资质、禀赋。此句点明君子能超越常人,并非自身特质不同,而是善于利用客观条件。

2.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箫为自己伴奏,其中表现箫声作用和力量的名句是“舞幽壑之潜蛟,______”。

答案:泣孤舟之嫠妇。此句通过描写蛟龙起舞、寡妇哭泣,侧面烘托出箫声的悲凉幽怨,感染力极强。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答案: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两句总结了蜀道的艰险,同时发出感慨,引出后文对在蜀地可能遭遇的政治危机等人事方面的描述。

三、判断题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以换成“望”,意思不变。()

答案:错误。“见”是无意中看见,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在采菊时无意间抬头看见南山的自然状态,表现出诗人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而“望”是有意识地看,少了那份自然和闲适,所以不能换。

2.《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作者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

答案:正确。《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全诗370多句,近2500字,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诗只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没有其他深层含义。()

答案:错误。此句不仅描绘了秋天落叶飘零、江水奔腾的萧瑟壮阔之景,同时诗人借景抒情,传达出时光流逝、历史沧桑之感,也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年老多病的感慨。

四、解答题

1.请分析“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这句诗的表达效果。

答案: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大弦弹奏的声音比作急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弦声音的粗重急骤;将小弦弹奏的声音比作私语,形象地表现出小弦声音的轻细委婉。通过这两个比喻,使抽象的音乐声变得具体可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琵琶声的美妙和变化。同时,“嘈嘈”“切切”这两个叠词的运用,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也进一步突出了琵琶声的特点。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多处运用典故,请举例并分析其中一个典故的作用。

答案:例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运用了孙权的典故。孙权曾在京口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保卫国土。作者借孙权的典故,表达了对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的追慕,感叹像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再也无处寻觅了。同时,也含蓄地批判了南宋统治者的昏庸懦弱,他们偏安江南,没有像孙权那样的英雄气概和收复失地的决心,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3.请阐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的情感。

答案:此句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