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双基训练金卷一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2024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双基训练金卷一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4

PAGE1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留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05年,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满洲贵族载泽等先后考察日本、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国。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政治体制改革被纳入宪政轨道。清政府之所以实行这些行动是因为()

A.清末新政的失败 B.国内冲突的激化

C.黄花岗起义爆发 D.革命党人的妥协

2.1894年11月,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其宗旨“驱除鞑虏,复原中国”的“中国”主要是指汉族;1895年2月,香港兴中会成立,其宗旨改为“驱除鞑虏,复原中华”,“中华”不仅包含汉族,也包括其他少数民族。这一变更反映了()

A.三民主义思想已经成熟

B.孙中山民族思想实现新的超越

C.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D.各族人民抗拒清政府统治的愿望

3.下图为1907年《时事画报》上刊载的一幅有关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漫画《舆论》。画中左上角的葫芦里分别装的是“专制”“立宪”,落款为“依样”。画中老人口呼“立宪”,胸藏“专制”,该漫画意在说明()

A.清政府无视群众建立民主政治的心愿

B.内忧外患迫使清政府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C.清政府已经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D.清政府通过预备立宪欺瞒国人已不言而明

4.有学者认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主要体现了这样的奋斗历程——由组建地方性团体到成立全国性政党的成长,由宣扬革命思想到形成革命理论的提升,由孤立无援的失败起义到各地响应的成功革命的蜕变。以下对应关系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

①建立兴中会——成立中国同盟会②创办《民报》——撰写《革命军》③发动黄花岗起义——发动武昌起义④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同等学说——提出三民主义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5.1911年,清廷宣布“铁路国有”的上谕传到成都时,四川省的立宪派绅商马上指责铁路国有政策未经资政院议决,违反法律程序,痛陈取消商办铁路是“务国有之虚名,坐引狼入室之实祸。”这反映了立宪派()

A.协作了湖北新军的革命

B.竭力维护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

C.与革命派的主见趋于一样

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性

6.历史漫画具有还原历史、生动再现历史的作用。下面这幅漫画所反映的背景事务是()

A.清帝退位B.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C.甲午中日斗争失败D.武昌起义爆发

7.有学者说:“辛亥革命……令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打算着,而是为思索为前进而打算着。”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

A.激发了民主同等意识B.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C.推动了社会移风易俗D.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8.1912年《清帝退位诏书》:“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政体……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方法。”该诏书()。

A.保留了溥仪的“皇帝”尊号和待遇

B.标记着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结

C.任命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总统

D.表明白袁世凯与革命派达成和解

9.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在各派军阀中,驾驭北京政府的是()

A.冯国璋的直系军阀B.段祺瑞的皖系军阀

C.张作霖的奉系军阀D.唐继尧的滇系军阀

10.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心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探讨者发觉,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审判制度沿用前清B.政体变更不甚明显

C.同等制度遭遇玷污D.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11.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申明以“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天职”。下列内容能反映这一宗旨的是()

①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②批判封建伦理道德③坚持思想自由至上的原则④提倡文学革命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12.李大钊在《青春中华之创建》一文中号召青年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由来之历史,一举而摧焚之,取从前之文明,一举而沦葬之,变弱者之伦理为强者之人生,变庸人之哲学为天才之宗教,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15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