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呼兰河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及其创作背景,熟悉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掌握小说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写作手法,如散文化的结构、儿童视角等。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深入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原著、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说的内涵。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指导学生进行读书笔记的撰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呼兰河小城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坚韧精神,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
-体会萧红对童年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思考,引导学生珍惜时光,积极面对人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小说的主题,体会作者对呼兰河小城生活的描绘以及所蕴含的情感。
-分析小说的叙事特色,感受散文化结构和儿童视角的魅力。
-掌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祖父、小团圆媳妇等。
2.教学难点
-深入挖掘小说背后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思考人性、命运等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萧红独特的写作风格,体会其作品中复杂而细腻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小说的作者、创作背景、基本情节和关键知识点,为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提供必要的知识支持。
2.阅读法:引导学生阅读原著,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小说的魅力,培养阅读能力和语感。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
4.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与小说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容和氛围。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展示一些具有东北特色的图片,如呼兰河的自然风光、传统建筑、民俗活动等,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这是哪个地区的景象。
2.提问学生对东北的印象,是否了解东北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
3.引出课题《呼兰河传》,介绍这是一部描绘东北小城呼兰河生活的小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10分钟)
1.简要介绍作者萧红的生平经历:萧红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她的一生坎坷,充满了苦难。她出生于黑龙江呼兰县,自幼父母离异,生活漂泊不定。她曾先后与萧军、端木蕻良等作家相识相恋,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她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多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2.讲述《呼兰河传》的创作背景:这部小说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萧红生活在香港,远离家乡呼兰河。在病痛和孤独的折磨下,她回忆起故乡的点点滴滴,写下了这部充满深情的作品。小说以回忆为线索,描绘了呼兰河小城的风土人情、人物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三)初读小说,整体感知(20分钟)
1.布置阅读任务:学生阅读《呼兰河传》的第一章至第三章,要求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呼兰河小城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小说中出现了哪些主要人物?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这部分内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阅读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请几位学生分别回答上述问题,其他学生可以补充或发表不同的看法。
-呼兰河小城是一个封闭、落后、愚昧的地方,人们过着单调、刻板的生活,遵循着传统的风俗习惯,对许多不合理的现象习以为常。
-主要人物有祖父、我、呼兰河的普通百姓、小团圆媳妇等。祖父是一个和蔼可亲、疼爱我的老人,他给我的童年带来了许多欢乐;我是一个天真无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通过我的视角展现了呼兰河小城的生活;呼兰河的普通百姓麻木、冷漠、迷信,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病态;小团圆媳妇则是一个命运悲惨的女性,她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
-这部分内容描绘了呼兰河小城的宁静与祥和,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压抑和沉闷的气氛,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无奈和悲哀。
(四)深入研读,分析小说特色(25分钟)
1.散文化的结构
-引导学生回顾前三章的内容,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小说没有明显的故事情节主线,而是以一个个片段的形式呈现呼兰河小城的生活场景,如呼兰河的街道、集市、庙会、人们的日常生活等。
-提问学生这种散文化的结构有什么作用。这种结构使小说更加自由灵活,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呼兰河小城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真实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简历模板表格下载word格式个人简历模板表格下载.docx VIP
- AGMA 939-A07-2007 齿轮用奥贝球铁.pdf
- 陶土板幕墙设计计算书(最新材料陶土板).doc
- 手术室施工方案(完整版).pdf
- 标准图集-11G329-2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图集.pdf VIP
- 2.危险废物贮存分区标志(可编辑版).pptx
- 广东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后勤资产部基建工程人员招考聘用2人考前冲刺卷壹【3套1500题】(带答案解析).docx
- 《金属硫化物异质结的构筑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ocx
- JTT 697.1-2013 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 第1部分:总则.docx VIP
- 简易阀门试压装置的设计制作与使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