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

?一、方案概述

喘病是一种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中医护理在喘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护理方案依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旨在为喘病患者提供全面、系统、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二、常见症候要点

1.风寒袭肺证

-喘息气急,胸部胀闷,伴有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多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恶寒,无汗等表证。

-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2.风热犯肺证

-喘促气粗,鼻翼煽动,咳嗽频剧,咳痰不爽,痰黏稠或黄,伴有身热,恶风,汗出口渴。

-舌尖边红,苔薄黄,脉浮数。

3.痰浊阻肺证

-喘而胸满闷塞,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食少,口黏不渴。

-舌苔白腻,脉象滑或濡。

4.肺气郁痹证

-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鸣不著,或无痰声。平素常多忧思抑郁,失眠,心悸。

-苔薄,脉弦。

5.肺虚证

-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或见咳呛,痰少质黏,烦热而渴,咽喉不利,面颧潮红,舌质淡红或有苔剥,脉软弱或细数。

6.肾虚证

-肾气虚: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形瘦神惫,跗肿,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白或黑而润滑,脉微细或沉弱;或见喘咳,面红烦躁,口咽干燥,足冷,汗出如油,舌红少津,脉细数。

-肾阳虚:喘促日久,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形瘦神疲,跗肿,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白或黑而润滑,脉微细或沉弱。

-肾阴虚:喘促气短,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咽干口燥,颧红,心烦,舌红少苔,脉细数。

三、评估与观察

1.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呼吸困难的程度,以及有无张口抬肩、鼻翼煽动等表现。

-观察咳嗽的性质、节律、声音,咳痰的量、色、质、味及难易程度。

-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

-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唇甲颜色,判断有无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2.症候观察

-准确判断患者所属症候,观察症候的变化及转归。如风寒袭肺证患者,注意观察恶寒、发热等表证的变化;痰浊阻肺证患者,重点观察痰液的变化等。

3.心理及社会支持状况评估

-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心理状态,是否存在焦虑、恐惧等情绪。

-评估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系统,了解家属对患者的关心程度及照顾能力。

四、护理措施

1.环境与休息

-保持病室清洁、安静、空气流通,温度适宜,一般在18-22℃,湿度在50%-60%。

-根据患者病情,协助其采取舒适体位,如半卧位或端坐位,以利于呼吸。

-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减少活动量,避免劳累。病情严重者需绝对卧床休息。

2.饮食护理

-根据不同症候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

-风寒袭肺证:宜进温热、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热粥、面条等,可适当食用生姜、葱白等辛温发散之品,以助驱风散寒。忌生冷、油腻食物。

-风热犯肺证: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梨、百合、银耳等,具有清热润肺作用。忌辛辣、煎炸、肥腻食物。

-痰浊阻肺证:饮食宜健脾燥湿化痰,可选用薏苡仁、芡实、陈皮等煮粥食用。忌甜腻、生冷食物,减少痰液生成。

-肺气郁痹证:饮食宜清淡,富含营养,可多吃疏肝理气之品,如佛手、香橼等。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情志波动。

-肺虚证:宜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牛奶等,以补肺气。可适当食用山药、红枣、核桃等健脾补肾之品。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肾虚证:肾气虚者宜补肾纳气,可食用黑芝麻、核桃、黑豆等;肾阳虚者可适当增加温热性食物,如羊肉、桂圆等;肾阴虚者宜滋阴补肾,多吃百合、银耳、枸杞等。忌生冷、苦寒食物。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ml左右,以稀释痰液,便于咳出。

3.用药护理

-遵医嘱准确给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对于使用中药汤剂治疗的患者,注意煎药方法和服药时间。一般汤剂宜温服,风寒袭肺证、肺虚证等偏虚寒症候的患者,汤剂可稍热服;风

文档评论(0)

花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