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金代猛安谋克制度研究.pdf

金代猛安谋克制度研究.pdf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金代代猛猛安安谋谋克克制制度度的的历历史史演演变变与与社社会会影影响响

摘要

猛安谋克制度作为金代女真民族特有的军政合组织形态,贯穿于金朝立国、扩张与衰亡的全过程。这制度既承袭了女真氏

族部落传统,又融合了中原王朝的治理经验,在金代政治、军事、经济及民族关系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从制度源流、

组织结构、历史演变、社会功能及局限性等方面展开系统性分析,探讨其作为金代统治核心机制的成败得失。

、、制制度度起起源源与与早早期期形形态态

1.女女真真氏氏族族社社会会的的组组织织基基础础

猛安(千户)与谋克(百户)的雏形可追溯至辽代生女真部落时期。女真人在渔猎、游牧与农耕混合经济模式下,形成了以血

缘为纽带的“邑落公社”组织。每个部落由若干“谋克”(满语“mukūn”,意为氏族)构成,谋克首领称“勃极烈”(酋长),负责组

织生产与军事行动。辽代文献中已有“谋克”作为基层单位的记载,但其时尚未形成系统的层级管理体系。

2.完完颜颜部部的的制制度度创创新新

1114年,完颜阿骨打在反辽战争中,将松散的女真部落联盟改造为军事化组织:

层级整合:将300户编为1谋克,10谋克(3000户)为1猛安,建立“万户—猛安—谋克—蒲辇(50户)”四级指挥体系。

兵民合:男子15岁以上即编入军籍,“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有警则下令部内,遣使诣孛堇征兵”(《金史·兵志》)。

职官世袭:猛安谋克长官由氏族贵族世袭,兼具军事指挥与民政管理权,形成“军功集团”特权阶层。

这改革使女真军队从部落武装蜕变为高效作战机器,在护步答冈之战(1115年)中以2万兵力击溃辽军70万,奠定了金朝建

国基础。

二二、、制制度度体体系系与与运运行行机机制制

1.组组织织结结构构的的三三重重维维度度

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颁行“天眷新制”,猛安谋克制度形成完整架构:

(1)军事体系

全国设19路总管府,分辖162猛安、2028谋克(《大金国志·兵制》)。

正军每猛安定额1000人,实际常备兵力约15-20万,辅以“阿里喜”(副军)承担后勤。

(2)行政系统

猛安谋克户单独编籍,与州县汉民分治。每户授田4顷4亩,免纳赋税,但需承担兵役、徭役。

长官审理民事纠纷、征收贡赋、管理屯田,形成独立于州县的地方治理体系。

(3)经济基础

实行“牛头地”制度:以“耒牛三头为具,限民口二十五受田四顷四亩”(《金史·食货志》)。

土地禁止买卖,但允许奴婢耕作,滋生贵族庄园经济。

2.民民族族分分治治政政策策

金朝推行“猛安谋克南迁”政策,将女真户迁入中原:

1137-1141年迁20余万户至河北、山东,形成“屯田军”据点。

设置“禁留地”,强征汉民耕地分配给猛安谋克户,引发民族矛盾。

此举虽强化了对汉地的控制,却加速了女真人的封建化与腐化。海陵王时期(1149-1161年)已有“山东路猛安户骄纵,不亲

稼穑,令家人佃之,尽取田租”(《金史·食货志》)的记载。

三三、、制制度度演演变变与与危危机机

1.世世宗宗时时期期的的改改革革与与矛矛盾盾

金世宗完颜雍(1161-1189年在位)推行“大定革新”:

整顿户籍:清查隐匿人口,将猛安从202个裁至162个,谋克从1878个减至1802个。

限制土地兼并:规定“占田不得过四十具”(即160顷),但收效甚微。

推行汉化教育:设女真进士科,建立府学培养猛安谋克子弟,却导致尚武精神衰退。

改革未能遏制制度颓势,1190年全国猛安谋克户贫困率已达60%(《金史·食货志》)。

2.蒙蒙金金战战争争中中的的崩崩溃溃

1211年蒙军南下暴露制度弊端:

战斗力退化:军官“承平日久,袖手充员”,士兵“骄惰不习兵事”(《归潜志》卷7)。

经济破产:山东、河北猛安谋克户“往往以田租人而预借三二年租课”,大量土地抛荒。

民族对立激化:红袄军起义(1214年)中,汉民“仇拨地之酷,睚眦种人,期必杀而后已”(《元好问文集》卷16)。

至1234年金亡时,猛安谋克制度已名存实亡,残余军户多被蒙古人编入探马赤军。

四四、、历历史史评评价价与与学学术术争争议议

1.制制度度功功能能再再审审视视

军事效能:前期通过兵民合、赏罚分明(如“黄龙府之战后赐银牌突破万面”)激发战斗力,但后期世兵制僵化导致“将不知

兵,兵不知战”。

民族政策:双重管理体制加剧族群隔阂,对比清朝八旗制度,金代未能实现更高程度的民族融合。

经济影响:牛头地制度在初期保障了军需,却因排斥市场流通而阻碍生产力发展。

2.学学术术讨讨论论焦焦点点

制度性质争议:日本学者三上次男强调其军事主导性,中国学者张博泉则认为“猛安谋克

文档评论(0)

eure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