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目录
TOC\o1-2\h\z\u海洋经济受关注,海洋科技乃新时代利器 4
信息通路进军深蓝,海洋通信部署快速提升 4
华海通信打破寡头垄断,海洋通信业务新签订单较多 5
海底观测受益政策发展,公司具备全套海底信息观测能力 7
十余年投入终结硕果,海洋通信业务开启新征程 10
始于自研海光缆,往下游整合成全球头部集成商 10
开创承接到运营海缆系统典范,海上信息丝路PEACE开通 11
风险提示 12
海洋经济受关注,海洋科技乃新时代利器
202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3月12日,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其中在培育新兴产业的章节中,首次纳入“深海科技”。同时,2025年也是“十五五”规划之年,海洋经济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市场和政府关注。
信息通路进军深蓝,海洋通信部署快速提升
海洋通信是全球实现互联互通的“主动脉”。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全世界的通信系统也处于不断提升和完善之中。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可以实现地球绝大部分角落之间的通信,跨洋信号的传递也并非难事,而这离不开海洋通
信的建设。根据2018年信通院中国国际海缆互联白皮书,全球超过70%的表面积被海洋覆盖,现阶段超过95%的数据都通过海洋通信完成传输。目前,海洋通信主要通过海底光缆实现,即用绝缘材料包裹光纤铺设在海底,并连接到各个国家的海岸基站以实现联通。
图1:海缆系统架构
数据来源:华海通信官网
海外云巨头陆续押注海缆。根据维科网2024年12月报道,Meta公司正在着手规划一条横跨三大洋的海底光纤电缆,主要为其数据中心作为通信管道,预计投入百亿美元。此外,谷歌2024年4月10日宣布,将投资10亿
美元在日美之间铺设海底光缆。另外Meta、Amazon等巨头当前已经为十多条海缆项目的参与者。
图2:AWS数据中心遍布多个大洲 图3:微软全球数据中心网络遍布各地
数据来源:OFC2024,AWS 数据来源:微软
过去四年全球海缆系统部署量大幅增加,以发达国家延伸海域为主。根据
SubmarineTelecomForum统计,2024年新增公里数是2020-2024年历年最
高,达到19.9万公里。从海缆系统数量看,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环大西洋、澳亚等发达国家延伸的海域建设数量增加较大。
图4:EMEA、澳大利亚西亚等地区2024年部署量较大(公里数)
图5:EMEA、澳亚等地区2024年系统数增加较多
数据来源:Submarine_Telecoms_Industry_Report 数据来源:Submarine_Telecoms_Industry_Report
未来三年海缆规划数也较多。根据Subtel论坛数据,预测2025-2027年规划的部署量有望达到20万公里,其中环太平洋和澳亚等地区占比超过50%。
图6:EMEA、澳大利亚西亚等地区规划部署量较大(公里数)
数据来源:Submarine_Telecoms_Industry_Report
华海通信打破寡头垄断,海洋通信业务新签订单较多
海底环境复杂,海洋通信工程系统集成能力是技术制高点。海底通信主要特点为通信距离较长,容量大,预计运行寿命较长,不管是系统,还是低损耗光纤、海底光缆、中继器、分支器、远端供电设备等部件和设备,以及最后的施工和总包,都具有极高的技术和资质壁垒。我国近年在海底光缆领域,已经具备一定竞争能力,但高性能光纤还是主要采用康宁、OFS、住友等提供;中继器、分支器国内只有华为海洋具备批量供应能力,而总包资质国内目前仅公司子公司华海通信具备。
图7:海洋通信系统主要构成
数据来源:亨通光电,
目前全球拥有海洋通信系统总包能力的企业主要为Subcom、ASN、NEC和华海通信,前三家均为海外公司,进入该领域较早,具有先发优势。一方面,四家公司的建设项目都依托本国的政治资源,所分布的地区也有一定的特征ASN是法国的海缆系统供应商,业务集中于欧洲、非洲、中东、澳洲等地区;Subcom则以美国为中心,聚焦于中长距离的跨洋类及连接至美国的项目;NEC是日本的IT和网络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集中于亚太区域以及日美跨大平洋海底系统的生产和建设;而华海通信作为后起之秀着眼于亚洲、非洲、南美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表1:海缆行业巨头业务分布
公司 业务集中区域
ASN ? 欧洲、非洲、中东、澳洲等地区
Subcom ? 中长距离的跨洋类及连接至美国的项目
NEC ? 亚太区域以及日美跨大平洋
华海通信 ? 亚洲、非洲、南美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公募REITs:公募REITs市场延续上行态势,消费类REITs表现亮眼.docx
- 公募REITs:市值重回1800亿,交易活跃度略降.docx
- 公用环保行业202503第3期: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算电协同行业梳理.docx
- 公用事业及环保产业行业研究:重点项目清单/市场交易/CCER多视角看好海风.docx
- 供改的压力度量.docx
- 供热,居民供暖或迎修复,工业蒸汽盈利好于供电.docx
- 固定收益点评:告别低利率01,2年国债发飞,市场定价什么?.docx
- 固定收益点评:如何从技术指标上跟踪债市?.docx
- 固定收益点评:重新寻找利率定价锚.docx
- 固定收益点评报告:曲线开始走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