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B3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161—2010代替DB37/T161-1992
短季棉栽培技术规程
2010-10-21发布2010-12-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7/T161—2010
前言
本标准是对DB37/T161-1992《夏棉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的修订。
本标准根据当前产业发展需要和国家法规要求,对原标准的诸多条款进行了修订。本标准与DB37/T161-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夏棉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改为短季棉栽培技术规程。——适用范围部分增加了适用的产量指标。
——套种、移栽部分增加了短季棉品种内容,修改了出苗期、吐絮期。——增加了纯作短季棉内容。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棉花生产技术指导站、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寿元。本标准主要修订人:于谦林。
1
DB37/T161—2010
短季棉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套作短季棉、移栽短季棉和纯作短季棉的栽培技术规程。分别适用于皮棉900~1125kg/hm2产量水平的套种、移栽短季棉和皮棉1050~1350kg/hm2产量水平的滨海盐碱地短季棉晚春播棉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7/T154棉花产量结构
DB37/T159棉花病虫害防治
DB37/T164棉花施用缩节安助壮素技术规程
3套作、移栽短季棉
3.1基础条件
3.1.1土壤条件
有机质含量0.9%以上,耕作层深度20cm以上,质地疏松。
3.1.2水浇条件
棉花生长期保证浇上播种水、保苗水,套种或前茬作物收获后的发棵搭架水。3.1.3温度条件
播种至吐絮大于15℃积温不能少于3500℃。
3.1.4棉花品种
生育期95~115天的短季棉品种。
3.2生育进程
3.2.1播种期:5月10~20日。
3.2.2出苗期:5月15~25日。
3.2.3现蕾期:6月15~25日。
3.2.4开花期:7月15~25日。
3.2.5吐絮期:9月15~25日。
3.3生长指标
2
DB37/T161—2010
3.3.1株高
6月下旬日增0.5~1.0cm,7月上旬日增1.0~1.5cm,7月中旬日增1.5~2.0cm,最快不超过2.5cm。最终株高60~70cm。
3.3.2果枝生长
6月下旬日增0.3个,7月上旬日增0.4个,7月中旬日增0.4个,单株果枝10~12个。3.3.3叶面积系数
7月下旬2.0~2.5,8月上旬3.0~3.5,8月15日最高达到4.0。
3.3.4成铃
8月上中旬日增0.3~0.4个,8月下旬日增0.2个。
3.4种植方式
3.4.1麦田套种二一式
2行小麦1行棉花。小麦行距16~20cm,大行40cm。在大行中套种1行棉花。麦收后棉花成56~60cm等行。
3.4.2麦田套种三一式
三行小麦占地33~40cm,预留40cm套种行,套种1行棉花,。麦收后棉花成73~80cm等行。3.5播种
3.5.1麦田套种
3.5.1.1播种时间:5月10~20日。
3.5.1.2播种密度:75000~90000株/hm23.5.1.3播种方法
a)先浇后播:播前3~5天结合浇麦黄水造墒,待表土松散后,及时播种。根据套行大小和种子多少,可点播、开沟条播,或用耧播。
b)先播后浇:开沟干籽播种,浅覆土(3cm),及时浇蒙头水,齐苗后松土划锄。
3.5.2育苗移栽
3.5.2.1播种时间:5月5~10日。3.5.2.2移栽密度
麦收前后移栽,密度75000~90000株/hm2。
3.6田间管理
3.6.1查补苗
播种后及时检查,发现落干要及时洇水或补种。发现播种偏深的地方,待种子扎根顶土时,及时扒搂,助苗出土。出苗后发现缺苗,要及时移栽补缺。麦收后要再查找一遍,把所有缺苗补齐。
3
DB37/T161—2010
3.6.2间定苗
齐苗后要及时间苗,麦收后要抓紧定苗。3.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7T 445-2010 无公害食品 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docx
- DB37T 444-2010 无公害食品 菲律宾蛤仔养殖技术规范 .docx
- DB37T 443-2010 无公害食品 短盖巨脂鲤养殖技术规程.docx
- DB37T 442-2010 无公害食品 刺参养殖技术规范 .docx
- DB37T 441-2010 无公害食品 草鱼池塘养成技术规程.docx
- DB37T 440-2010 无公害工厂化淡水养殖技术规范 .docx
- DB37T 439-2010 无公害食品 大菱鲆养殖技术规范.docx
- DB37T 438-2010 无公害池塘养鱼有机肥施用技术要求.docx
- DB37T 434-2017 水产养殖病害测报规程.docx
- DB37T 421-2010 海水鱼粉末配合饲料 .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