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命教育心理辅导课教学探微
摘要:为促进高中生命教育心理辅导课教学真正聚焦问题,实施有效教学,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梳理出如下教学内容:尊重生命,关怀彼此;热爱生命,积极应对;探索生命,追寻幸福等。另提出四条教学建议:精准定位,明确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构建真实性问题情境;精诚实施,以成长型思维指引教学过程;精细观察,追求生命真善美的教学评价取向。
关键词:新课程;生命教育;心理辅导课
“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全的身体”。教育不仅应关注学生“学”的增长,更应关注其作为“人”的生命质量、价值和意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促进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1]。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在目标上深度契合。因此,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心理课自然而然地融入了生命教育的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将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中心理课教学实际,探讨高中心理课中生命教育主题教学尚待明晰的几个关键问题,以期为未来心理教学的实施提供参考,提升生命教育心理辅导课的教学效果。
一、困惑的由来:生命线活动关注生命意义还是生命体验
在一节“寻找生命意义”主题心理展示课中,授课教师以生命线活动为媒介,请学生分享成长故事以及这些事件带给自己的情绪感受和收获等。生命线活动引导学生回顾过往经历,收获正向能量。授课教师从学生的分享中总结出生命意义由创造、体验、态度三种途径产生。然而,在生命线活动中分享的个体成长事件以及情绪感受和收获是否等同于学生所认为的生命意义呢?如果是,那么这节心理课的潜在设定就是生命意义在于对生活经历的感受和觉察,这与Frankl提出的生命意义需要个体从其所处的不同存在环境去探寻的观点相符[2]。
一项针对5246名中学生的生命意义感调查显示,31.7%的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缺失[3]。反观这节“寻找生命意义”心理课,要使教学设计有效,即教学目标有效、教学形式有效、提问方法有效等,就无法回避“生命意义是什么”“它存在于何处”“它是如何产生的”等诸多问题。
电影《心灵奇旅》作为热门的心理素材,常被用于心理课中探讨生命意义和幸福等话题。电影所传递的正是“意义追寻”的过程。它之所以打动无数人,激发他们寻找和感受幸福的“火花”,正是因为它捕捉到了当下社会心理中的“空心化”现象。个体的价值观混乱或缺失,导致迷茫、焦虑和抑郁等状态,其核心在于缺乏意义感和存在感。这正是生命教育心理辅导课需要关注的内容。
当前,生命教育作为一个更具广度和深度的概念,在心理课程的场域中存在两种呈现思路:一是从生命教育视角出发,以生命教育为导向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调将生命教育融入心理课,注重课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二是立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在心理课中关注生命教育相关主题,注重课程的局部性和静态性[4-5]。前者将生命教育融入挫折教育、人际交往等心理课程主题中;后者则是通过心理课传递珍爱生命的理念,如刊登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年第27期的课例《落叶的“重生”——初中生命教育心理辅导课设计》[6]。不同的视角带来了心理课设计出发点的差异。
根据浙江大学盛群力教授总结的首要教学原理,有效教学的开展应依次聚焦解决问题、激活学习基础、展示论证新知、灵活变通创造[7]。基于上述教学实践感悟和理论启示,心理课中的生命教育主题应从片段式设计向以学生为本的有效教学优化。为此,有必要对可能涉及的具体教学主题、主要概念及相关理论依据进行梳理,使生命教育主题真正在心理课的场域中生发出来,进而以其独特的“心理味”影响学生的生命观。
二、生命教育心理辅导课的功能定位
(一)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基础保证
积极心理品质是指个体能够体验并珍视自身的积极心理力量,感受美好生活的心理品质。一个能感受自身及生活美好的人,首先必然具备生命的重要属性——自然属性,懂得珍惜生命,爱护身体,好好生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均明确提出了生命至上的价值观[8-9]。这同样是生命教育心理辅导课的核心理念。许多心理教师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积极情绪、积极关系和幸福模型来引导学生感受生命成长与生活的美好。这既符合生命教育心理辅导课的积极、建设性引领作用,也体现了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共生”的实践路径。
(二)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健康生活为六大素养之一,珍爱生命为基本要点之一[10]。生命教育心理辅导课为学生提供了温和、抱持的自我觉察和情感表达空间,使他们在审视自身对生命、生活、生涯的态度时,能够增强自我认知,理解他人,进而促进心理健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如何开展好高三考前素质拓展活动.docx
- 2004-2024年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的研究趋势与热点.docx
- 觉醒未来:十八岁的抉择.docx
- 新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性格特征的影响及教育策略.docx
- 对被动来访学生开展心理辅导的探讨.docx
- 让故事可视化:叙事疗法视域下“生命线图”在心理课堂中的应用.docx
- 例谈绘本阅读在心理课堂的应用策略.docx
- 觉醒价值追寻,重返现实生活.docx
- 小学防校园欺凌心理课设计.docx
- 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docx
- 2025年山西省高平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类E类)试题最新.docx
- 2025年吉林省梅河口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试题附答案.docx
- 2025年广东省连州市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类E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推荐.docx
- 2025年云南省大理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及答案1套.docx
- 2025年山东省曲阜市事业单位考试(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及答案1套.docx
- 2025年江苏省宜兴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中小学教师类)真题附答案.docx
- 2025年四川省彭州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类E类)试题推荐.docx
- 形势与政策(2025春)超星学习通章节测试、考试含答案(综合卷).docx
- 2025年河南省荥阳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江苏省如皋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管理类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最新.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