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范进中举
吴
敬
第六单元梓
■语言运用
积累易考词语,巩固小说的三要素。
■思维能力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小说故事情节。
■审美鉴赏
分析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乡邻及张乡绅的不同态度,了解对比、夸
张手法,体会讽刺小说的特点,感受讽刺背后隐含的深意。
■文化自信
感受我国古典名著《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魅力。
第一课时
导入形式1:
同学们,作为学生,你认为什么时刻会成为你的高光时刻呢?
相信很多同学都会说是自己考上大学的那一刻。自古以来,蟾宫
折桂、金榜题名就是读书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连大诗人孟郊
也曾说过:“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金榜题名之
时该是何其风光,何其光荣呀!但我们今天所要认识的主人公可
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走进《范进中举》,来看看范进的“高光时刻”吧!
导入形式2:
1901年,慈禧下令改革科举,考试内容中加中外政治、历史相关内
容。为了迎合此旨意,考官出题时把法国的拿破仑塞进去了,因粗略知
道拿破仑与中国的项羽一样,也是一位以失败而告终的猛将,便出了一
道中外比较试题:《项羽拿破仑论》。出题的考官赶时髦,可当时来自
全国的考生哪里认得拿破仑是何许人?于是闹出了笑话。一位考生一开
笔就写道:“夫项羽,拔山盖世之雄,岂有破轮而不能拿哉?使破轮自
修其政,又焉能为项羽所拿者?拿全轮而不胜,而况于拿破轮也哉?”
我们的主人公范进身上又发生了怎样啼笑皆非的故事呢?今天让我们一
探究竟。
导入形式3:
同学们,古语有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我们都知道,现在我国选拔人才的方式是高考。那么,有
谁知道在古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吗?
古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科举制度。今天,就让我
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古代的科举制度,去认识吴敬梓笔下的
一个人——范进。
作者介绍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
又号文木老人,全椒(今属安徽)人,清代小说家。
吴敬梓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早年也曾热衷功
名,但考场屡屡失意。同时在家境由富到贫的变化
中,他也饱尝世态炎凉。这些使他对现实,尤其对
已经僵化的科举制度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促使他写
下了《儒林外史》。
作品介绍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讽刺艺术的最高峰。小说并没有贯
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
而成,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
神世界。书中的大多数人物全无读“圣贤书”的儒生
应有的学识与品格,而是为功名利禄所裹挟,丑态毕
露。通过描绘这幅士林的“群丑图”,展现功名利禄对
读书人灵魂的毒害,作者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否定功名
富贵的基本立场,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背景介绍
本文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
屠户行凶闹捷报”。题目是编者加的。
广东学道周进到广州上任后,先考了两场生员,第三场是
南海、番禺两县的童生来进行考试,其中就有范进。范进当时
已经54岁了,从20岁到54岁,他考了二十余次,但始终是一个
童生。周进遭遇与范进类似,于是他对范进格外关照,让范进
在童试中得了第一名,取得了参加举人考试的资格。课文内容
就从这里开始。
科举知识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时期,明代开始实行八股取士制度,考试限定从
“四书五经”中命题,写文章必须“代古人立言”,不允许有自己的见解和
主张。形式上讲究起承转合等八股格套。许多读书人把科举考试当作人生
第一要义。他们寒窗苦读,皓首穷经,精神空虚,成了科举考试的奴隶。
童生→县考初试、府考复试、院考(道考):秀才→乡试:举人(具备做
官资格;每三年一次;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会试:贡士(乡试次
年;第一名称会元)→殿试:进士(直接做官;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
第三名称探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 第25课《刘姥姥进大观园》.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6单元 24. 三顾茅庐 第1课时.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第2课《周总理,你在哪里》第一课时.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3单元 14. 诗词三首.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4单元 16. 我的叔叔于勒.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单元 单元写作 论证要合理 (5).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第11课《岳阳楼记》 - 第一课时.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4单元 17. 孤独之旅.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单元写作 学习缩写.ppt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