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6编次郑钦悦辨大同古铭论
天宝中,有商洛隐者任升之,尝
贻右补阙郑钦悦书,曰:
升之白。顷退居商洛,久阙
披陈,山林独往,交亲两绝。意
有所问,别日垂访。升之五代祖
仕梁为太常。初任南阳王帐下,
于钟山悬岸圮圹之中得古铭,不
言姓氏。小篆文云:‘龟言土,
蓍言水,甸服黄钟启灵址。瘗在
三上庚,堕遇七中巳,六千三百
浃辰交,二九重三四百圮。’文
虽剥落,仍且分明。大雨之后,
才堕而获。即梁武大同四年。数
日,遇盂兰大会,从驾同泰寺。
录示史官姚并诸学官,详议数
月,无能知者。筐笥之内,遗文
尚在。足下学乃天生而知,计舍
运筹而会,前贤所不及,近古所
未闻。愿采其旨要,会其归趣,
着之遗简,以成先祖之志,深所
望焉。乐安任升之白。
数日,钦悦即复书曰:
使至,忽辱简翰,用浣襟怀。
不遗旧情,俯见推访。又示以大
同古铭。前贤未达,仆非远识,
安敢轻言,良增怀愧也。属在途
路,无所披求,据鞍运思,颇有
所得。发圹者未知谁氏之子,卜
宅者实为绝代之贤,藏往知来,
有若指掌,契终论始,不差锱铢,
隗照之预识龚使,无以过也。不
说葬者之岁月,先识圮时之日
辰,以圮之日,却求初兆,事可
知矣。姚史官亦为当世达识,复
与诸儒详之,沉吟月余,竟不知
其指趣,岂止于是哉。原卜者之
意,隐其事,微其言,当待仆为
龚使耳。不然,何忽见顾访也?
谨稽诸历术,测以微词,试一探
言,庶会微旨。当梁武帝大同四
年,岁次戊午。言‘甸服’者,
五百也;‘黄钟’者,十一也。
五百一十一年而圮。从大同四年
上求五百一十一年,得汉光武帝
建武四年戊子岁也。‘三上庚’,
三月上旬之庚也。其年三月辛巳
朔,十日得庚寅,是三月初葬于
钟山也。‘七中巳’,乃七月戊午
朔,十二日得己巳,是初圮堕之
日,是日己巳可知矣。‘浃辰’,
十二也。从建武四年三月至大
四年七月,总六千三百一十二
月,每月一交,故云‘六千三百
浃辰交’也。‘二九’为十八,‘重
三’为六。末言‘四百’,则六
为千,十八为万可知。从建武四
年三月十日庚寅初葬,至大同四
年七月十二日己巳初圮,计一十
八万六千四百日,故云‘二九重
三四百圮’也。其所言者,但说
年月日数耳。据年,则五百一十
一,会于‘甸服黄钟’;言月则
六千三百一十二,会于‘六千三
百浃辰交’;论日,则一十八万
六千四百,会于‘二九重三四百
圮’。从三上庚至于七中巳,据
历计之,无所差也。所言年则月
日,但差一数,则不相照会矣。
原卜者之意,当待仆言之。吾子
之问,契使然也。从吏已久,艺
业荒芜,古人之意,复难远测。
足下更询能者,时报焉。使还,
不代。郑钦悦白。
记:
贞元中,李吉甫任尚书屯田员外
郎,兼太常博士。时宗人巽为户部郎
中,于南宫暇日,语及近代儒术之士,
谓吉甫曰:“故右补阙集贤殿直学士
郑钦悦,于术数研精,思通玄奥,盖
僧一行所不逮。以其夭阏,当世名不
甚闻。子知之乎?”吉甫对曰:“兄
何以核诸?”巽曰:“天宝中,商洛
隐者任升之自言五代祖仕梁为太常。
大同四年,于钟山下获古铭。其文隐
秘,博求时儒,莫晓其旨。因缄其铭,
诫诸子曰:‘我代代子孙,以此铭访
于通人。倘有知者,吾无所恨。’至
升之,颇耽道博雅。闻钦悦之名,即
告以先祖之意。钦悦曰:‘子当录以
示我。我试思之。’升之书遗其铭。
会钦悦适奉朝使,方授驾于长乐驿。
得铭而绎之,行及滋水,凡二十里,
则释然悟矣。故其书曰:‘据鞍运思,
颇有所得。’不亦异乎!”
辛未岁,吉甫转驾部员外郎,钦
悦子克钧自京兆府司录授司门员外
郎,吉甫数以巽之说质焉。虽且符其
言,然克钧自云亡其草。每想其微言
至赜,而不获见,吉甫甚惜之。
壬申岁,吉甫贬明州长史。海岛
之中,有隐者姓张氏,名玄阳,以明
《易经》为州将所重,召置阁下。因
讲《周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