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Ⅰ
民法典视域下我国婚约彩礼返还制度研究
目录
TOC\o1-3\h\z\u【内容摘要】 1
一、我国婚约彩礼制度的概述 1
(一)婚约彩礼制度的概念 1
(二)婚约彩礼制度的起源与特征 2
(三)婚约彩礼制度的法律性质 2
二、我国婚约彩礼返还制度的立法现状分析 2
三、我国婚约彩礼返还制度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4
(一)婚约的法律效力未得到明确的规定 4
(二)婚约彩礼返还主体不明确 5
(三)婚约彩礼返还的范围界定困难 6
(四)对“共同生活”概念界定不清 6
(五)缺乏对无过错方和妇女权益的保护 7
四、民法典视域下完善我国婚约彩礼返还制度的建议 8
(一)通过立法明确婚约的法律效力 8
(二)明确婚约彩礼返还纠纷的诉讼主体 9
(三)明确界定婚约彩礼范围的具体规则 10
(四)通过立法确定“共同生活”的要件 11
(五)加强对无过错方与妇女权益的保护 11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第PAGE\*Arabic13页共13页
民法典视域下我国婚约彩礼返还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婚约彩礼是一种传统习俗,在社会上流传颇广。然而我国目前婚约彩礼的返还规则模糊,我国新颁布的《民法典》也并未对旧有的婚约彩礼返还规则予以完善。因此,我国在司法审判中对婚约彩礼返还纠纷的处理标准参差不齐,同案不同判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我国婚约彩礼返还制度的立法规则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中复杂多变的文化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为了解决我国婚约彩礼返还纠纷中存在的一系列法律问题,本文主要从我国的婚约彩礼返还问题入手,依据现今的婚约彩礼返还状况和我国有关解决婚约彩礼返还纠纷的法律规制分析,讨论目前我国法律对婚约彩礼返还现象的规制,针对婚约彩礼返还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婚约彩礼;返还规则;婚约彩礼范围;立法完善
一、我国婚约彩礼制度的概述
(一)婚约彩礼制度的概念
我国法律出台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10条对婚约彩礼的概念仅作出了一个概括性的限定,即“按照婚约习俗给付的财产”,《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而首次亮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没有涉及婚约彩礼概念的新规定[1]。现代社会意义上民法所规定的婚约彩礼只能作为男女双方之间的一种道德约束,以一种民事法律之债的形式出现并受法律保护。综上,婚约彩礼是指以达成缔结婚约为目的,男方或男方家庭在订立婚约过程中向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二)婚约彩礼制度的起源与特征
西周时期出现的“采择之礼”是记载的最早的婚约彩礼形式,这表明婚约彩礼制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延续至今,对国人缔结婚姻的形式有着深远地影响。婚约彩礼作为一种正式的制度出现在我国的司法解释之中,但它并不是结婚必经的程序,也不具备古代礼法意义上的强制力和约束力。
婚约彩礼制度在我国婚姻关系的建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历史的推移与各个地方的传承,婚约彩礼的存在也逐渐表现出以下特征:目的性、自愿性、地域性[2]。其一,婚约彩礼给付是基于男女双方自愿、平等的理念所作的赠予,同时在婚约彩礼赠予中,双方始终遵循着我国“婚姻自主、男女地位平等以及一夫一妻”《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一条:“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一条:“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三)婚约彩礼制度的法律性质
婚约彩礼在我国《民法典》中是指:“按照婚约习俗给付的财产”。缔结婚约的双方当事人以自愿平等为原则,缔结婚约为条件,向对方赠予婚约彩礼。我国法律并未对婚约彩礼的法律性质作出规定,但社会主流观点通常将婚约彩礼的属性定为附解除条件的赠予,男女之间基于缔结婚姻关系的共同意思表示,在这一条件下,男方为之给付婚约彩礼[3]。男女双方把给付婚约彩礼的赠予行为看作是可以解除的条件,当解除条件成立时,男方对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AD公募REIT管理模式分析综述》2100字.docx
- 2025《知假买假行为问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综述》1800字.docx
- 2025《食品安全领域知假买假行为概述综述》1300字.docx
- 2025《社会工作介入昆山市S镇农村留守老人互助养老问题研究》开题报告2400字.docx
- 2025《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900字.docx
- 2025《知假买假行为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700字.docx
- 2025《包钢集团财务工作的研习报告》3100字.docx
- 2025《国外金融科技监管分析综述》2000字.docx
- 2025《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立法现状综述》2500字.docx
- 2025《中国数字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陷入“信任获取”困境的原因综述》2800字.docx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