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威妥玛《论语》译本介评.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威妥玛《论语》译本介评

[摘要]威妥玛的《论语》英译本迄今少有人提及。文章从《论语》的英译

及其研究、威妥玛的生平简介及翻译目的、威妥玛译本的情况介绍及其简评等

几个方面对威妥玛的《论语》英译作简要介评。

[关键词]《论语》;译者;翻译目的

孔子影响中国的文化传统已历两千多年之久。作为中国儒学经典的《论

语》,是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和中华文明的结晶,是国外翻译和诠释最多的中

国典籍之一。在《论语》的英译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译者对《论

语》的翻译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论语》的英译及其研究

最早的《论语》英译本出现在1691年,是从拉丁文转译而来的。1809年,

在印度传教的英国人马歇曼(JoshuaMarshman,1768—1837)出版了他本人翻译

的TheWorksofConfucius第一卷,该书实际上是《论语》的节译本。此后,

先后有西方传教士、西方汉学家和海内外华人学者翻译过《论语》。笔者收集

到的国内《论语》英译研究文章共百余篇。不难看出,国内外的学者们对《论

语》的英译研究表现出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迄今为止,对《论语》的英译本

作了较为全面介绍的有王勇(2006)、杨平(2008)、王东波(2008)。值得注意的

是,国内对《论语》英译研究的文章虽不少,但似乎只有杨平(2009)最近才提

到过威妥玛的《论语》英译本。值得说明的是,因为种种原因,威妥玛始终没

能将他的译作大批量的出版发行,目前只能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查找到世上

仅存的几本威妥玛的《论语》译本。这可能是现在少有人对威妥玛的《论语》

英译本进行较为详细的评述的主要原因。

二、威妥玛其人及其翻译动机

威妥玛(ThomasFrancisWade,1818—1895),英国外交官、汉学家。1841

年来到中国,长期负责英国海外雇员的汉语教学,先后任英国上海副领事、上

海海关税务司、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英国驻华全权公使。

退休回国后,威妥玛将他的4304册中文藏书捐赠予剑桥大学。并于1888

年担任剑桥大学首任汉学教授。,威妥玛在华期间根据汉语的特点,使用拉丁

字母创造了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汉语拼读方法,和翟理斯共同创造了著名

的威妥玛一翟理斯式拼音(Wade—GilesSpellingsystem),并于1867年出版

了《语言自迩集》。

威妥玛担任公使期间,英国是当时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它凭借其雄

厚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屡次侵略中国。同时,英国教会势力活跃在中国许多地

区,积极为英国侵华效劳。为此,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斗争持续

不断,中国人民掀起多次反对英国教会的斗争。此伏彼起的反洋教斗争使威妥

玛感到极度的忧虑和恐慌,作为驻华公使,威妥玛极力袒护教会,一方面利用

狡诈的手腕进行外交讹诈;另一方面利用炮舰威胁清廷,强迫清廷订立了一个

又一个不平等条约。烟台条约就是在威妥玛担任公使期间,英国以马嘉理案为

名强迫中国清政府签订的。

显而易见,威妥玛对《论语》进行翻译,其目的一方面是帮助西方人对中

国文化作深层了解,以实现西方对中国的全面侵略;另一方面,不可否认,作

为西方汉学家的威妥玛本人对中国儒学经典《论语》所表现出的研究兴趣。

三、威妥玛译本情况

威妥玛《论语》译本为四开本,共141页,是他于1861年1月至2月译成。

1869年5月26日,威妥玛在伦敦为该译本撰写的前言中说到,尽管在他翻译

《论语》时,当时的学者们都公认朱熹是最优秀的儒学大师,但他仍只参照了

汉代孔安国的《论语》注释版本进行翻译。遗憾的是,威妥玛因为无暇修改其

译文,只很小数量地印制了这个译本。威妥玛印制这几本册子也仅仅是为了确

保自己已经完成的《论语》翻译工作不会只留下孤行本。他劝诫那些刚好看到

这个译本的读者,不要私下将此译本流通。如果时间和健康允许的话,威妥玛

希望能再做一些修订工作,使这个译本获得世人的更广泛关注。

从时间和当时的情况分析,在威妥玛着手翻译《论语》之前,他可能参考

的《论语》英译本有Josh-uaMarshman(1809)和DavidCollie(1828)的两个版

本。下面对照一下这三位译者翻译的“学而第一”篇第1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1、Cheesays,learn;andcontinu

文档评论(0)

麒麟瑞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