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六第18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doc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六第18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第18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

[课时作业·学以致用]实战演练夯实基础

一、选择题

1.《管子·海王篇》说,大致与吴王夫差开凿邗沟相当的时期,齐国耕者必有“一耒(古代播种工具),一耜(翻土工具),一铫(除草工具)”。该文献印证()

A.耒耜是春秋时期主要的农具

B.春秋时期是农业进展转型期

C.齐国农业耕作工具相对齐全

D.铁制农具已在齐国推广开来

解析:题干未列出耒耜与其他农具的比较,故A项错误;春秋时期,铁农具、牛耕消灭,这是农业进展转型的标志,题干中并未提及,故B项错误;题干中“播种工具、翻土工具、除草工具”都有,从齐国耕作工具齐全可以看出齐国农业发达,故C项正确;题干中未提及铁制农具,故D项错误。

答案:C

2.下图是汉代画像砖中的牛耕图。争论者发觉,汉代二牛抬杠的耦犁中的铁铧由生铁铸造,比较笨重,需用两头牛才能拉得动。随着钢刃熟铁铁铧的消灭和使用,一牛挽犁渐渐取代了耦犁。这表明()

A.土地私有促进生产进展

B.技术进步推动耕作方式革新

C.人民群众推动历史进展

D.重农抑商政策有助于农业进展

解析:据材料“随着钢刃熟铁铁铧的消灭和使用,一牛挽犁渐渐取代了耦犁”说明冶炼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耕作方式的进步,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耕作方式的进步,与土地私有无关,排解A项;材料强调技术更新推动生产进展,排解C项;材料与重农抑商无关,排解D项。

答案:B

3.下表是西汉到唐宋时期的人口统计数据。这说明()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万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万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1

19.8

998.6

80.2

唐朝

392

43.2

514.9

56.8

北宋

1122.5

62.9

662.4

37.1

A.文景之治促进西汉人口的快速增长

B.藩镇割据造成唐宋人口的急剧削减

C.王朝更替导致古代中国人口的变动

D.经济中心南移带动人口的区域迁移

解析:东汉末年北方多战乱,北方人开头南迁,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消灭了南移的趋势,南宋时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消灭了“苏湖熟,天下足”的局面。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发觉,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比例均渐渐增加,符合经济重心南移带动人口的区域迁移,故选D项。

答案:D

4.秦朝《盗律》中明确规定: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害;在《法律答问》中亦明确规定:私自移动田界(“盗徙封”),要判处“耐”刑(一说剃去鬓发,表示犯罪;一说为二年刑)。由此可知,秦朝的这些律令()

A.意在维护土地私有

B.反映秦朝奉行严刑峻法

C.使土地私有合法化

D.利于了解秦朝经济生活

解析:由材料“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害”“私自移动田界(‘盗徙封’),要判处‘耐’刑”可知通过法律爱护土地私有,故选A项;材料强调秦朝土地制度而非严刑峻法,排解B项;鲁国初税亩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排解C项;材料强调秦朝律令对土地私有的爱护而非具体的经济生活,排解D项。

答案:A

5.明清时期,消灭了很多地主移居城市生活的现象。清代文人方苞曾说,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这一现象表明()

A.资本主义农场消灭 B.城镇化快速进展

C.城乡差别逐步消退 D.租佃关系日益进展

解析:据材料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可知地主将土地租给农民,转变了农村生产关系,说明租佃关系日益进展,故选D项;据材料“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可知仍旧接受封建土地生产方式租佃式经营,排解A项;材料强调的是明清时期的租佃关系,而非强调城镇化现象,排解B项;材料强调的是明清时期的租佃关系,而非强调城乡差别,排解C项。

答案:D

6.《齐民要术·序》中说:“今采据经传,爱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直自农耕,最终醺醺(酿造、腌制之法),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这段话体现了()

A.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B.统治阶级对农业的重视

C.农书与农业的关系

D.古代重视农业阅历总结

解析:依据材料“今采据经传,爱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直自农耕,最终醺醺(酿造、腌制之法),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可知作者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生产的技术阅历,故选D项。

答案:D

7.秦汉时期,粮食生产是农民的主要经营,此外还有桑麻纺织业、家畜饲养和园艺种植等副业。以上多种经营的收入,占农家生产总收入的40%。这表明小农经济()

A.是不完全的自给自足经营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低

C.是一种脆弱的经济结构

D.是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

解析: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小农经济下的除粮食生产经营外的其他生产收入占总收入40%,说明其他收入还占很大比例,也就是说小农经济并不完全实现自给自足,故选A项;材料中信息无法看出农产品商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写作定制、方案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地铁、铁路、市政领域安全管理资料的定制、修改及润色,本人已有7年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可承接安全方案、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贯标外审、公路一级达标审核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资料编制等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认证主体天津析木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GNL0R9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