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docx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法令,依据这一法令:农民无条件地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从今以后,他们成为政府的臣民,不再隶属于他们的仆人。解放法令还规定,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半土地,另一半土地归地主全部,而地主有权打算保留哪块土地。……政府把农民组织在旧有的农民村社中,实行连环保。村社在名义上由农民选举公职人员,实行“自治”,但又规定村社隶属于地方行政机构,必需执行政府的一切法令。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改革后,农村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小商品经济,贫富不均的现象日益严峻,消灭了阶级分化。农村中的富农分化出一些资本家性质的农业经营者,他们用多种方式积存资本,添置新式农具,购置耕地,雇佣大批劳动力,进展资本主义农业。

——摘编自人民版选修一

(1)依据材料,说明1861年改革后的俄国农村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化。

(2)结合所学学问,说明上述变化对俄国社会近代化的重大影响。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第(1)问,要结合材料从俄国农民身份地位、经济的进展以及政治治理模式三个角度说明俄国农村的变化。第(2)问,要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说明对俄国的影响。

参考答案:(1)农民的身份地位由没有人身自由的农奴变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在农村经济中,资本主义得到了快速的进展;农村基层组织村社取代了原来农奴主对农民的治理。

(2)为俄国的工业化供应了劳动力、市场、资金等;为俄国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制造了条件。

2.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下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仆人脚面的情景。

(2)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声越来越高……”

(3)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全部迹象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

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消灭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思路解析:第一小问消灭不同描述的缘由应当从描述者的不同阶级立场来思考。其次小问,作答时应先选定观点,再进行论述,选择不同的观点,则论述的角度不同,留意论述和自己所选观点的全都性。选择①,则应从改革的乐观作用方面作答;选择②,则从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角度论述;选择③,可从改革的乐观作用方面作答。

参考答案:描述者的立场不同。

若认为(1)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等角度来回答(若回答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民,使农民获得了“自由”,农民对此表示感谢亦可)。

若认为(2)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照旧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答。

若认为(3)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奴的政治地位,转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61年,一位对农奴制改革法令无望的人说:“皇上已经背叛了人们的期望,他赐予人们的自由不是真实的,也不是人们所幻想和所需要的……我们不需要沙皇……我们想要一个实在的人,他理解生活、也理解选择他的人们。”

材料二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说:“街上处处都是喧闹的气氛。成群的农民和绅士都站在宫殿前,大声呼喊着‘万岁!万岁!’……他们同以前的仆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公平的人在同另一个公平的人交谈。”

材料三1978年,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价道:“农民改革爱护了封建主义的很多方面。毫无疑义,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很多农民的土地都削减了……全部条件中最沉重的莫过于赎取土地的条款……由于这些条款,农民失去了最大部分土地……私有农民通过改革所获得的份地大部分全然不足以糊口。”

(1)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人物对待“二一九法令”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何不同?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三中的“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这一说法?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俄国农奴制改革内容的生疏。第(1)问,据材料一中“一位对农奴制改革法令无望的人”的观点,可推断改革具有哄骗性,人们并没有获得真实的自由。材料二中“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的看法反映出农奴获得了完全自由。从二者立场的差别,可了解二者观点为何截然不同。第(2)问考查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及影响。材料三表明该历史学家对俄国1861年改革持批判态度,是由于“农民改革爱护了封建主义的很多方面”,故分析时需结合俄国1861年改革的具体内容,分析其“哄骗性”。

参考答案:(1)前者完全否定,后者充分确定。缘由:二者的阶级立场不同。

(2)同意。由于封建残余严峻存在;全部农民改革后生活状况仍旧恶劣,引发新的频繁起义;赎金远高于当时的地价。

4.阅读材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写作定制、方案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地铁、铁路、市政领域安全管理资料的定制、修改及润色,本人已有7年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可承接安全方案、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贯标外审、公路一级达标审核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资料编制等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认证主体天津析木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GNL0R9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