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三 狄德罗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pdf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狄德罗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

狄德罗(Diderot,1713—1784)是一位乡下刀匠的儿子,

他父亲送他到巴黎学神学,准备当神父,但是他违反了他父亲

的意旨,放弃了神学,转到了哲学和文学,终于变成了一个坚

决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以及启蒙运动的最活跃的组织者和

宣传者。启蒙运动的主要喉舌是《百科全书》,而《百科全书》

的胜刊主要是狄德罗的功绩,他不但是主编,而且是主要撰稿

人,写了近千条的专题。

狄德罗对文艺的兴趣是极广泛的,几乎每一门艺术他都谈

到,但是他集中注意的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戏剧,在这方面

他的意图是打破新古典主义的悲剧和喜剧的框子,建立符合资

产阶级需要的严肃喜剧或市民剧。主要论剧艺著作有《和多华

尔关于〈私生子〉的谈话》(1757),附在《一家之主》剧本

后面的《论戏剧体诗》(1758)以及《谈演员》的对话(晚年

写作,死后1830年出版)。其次是造型艺术,在这方面他的意

图是要扭转法国绘画的风气,把它从以布薛(Bouchcr)为代表

的新古典主义的浮华纤巧的“螺钿”风格,扭转到以谷若则

(Greuze)为代表的较符合资产阶级要求的生动深刻的带有浪

漫主义倾向的风格。这方面的重要理论著作有从一七五九年到

一七八一年评介历届巴黎图画雕刻展览的《沙龙》(LesSalons)

和《画论》(1765)。第三是美学。狄德罗的美学观点零星散

见于他的许多著作,有系统的论著是他在《百科全书》里发表

的《论美》的长文(1750)。本章拟先介绍狄德罗关于严肃剧

种和演剧的理论,然后介绍他的一般文艺理论和美学观点,附

带地叙述他关于绘画的看法。

1、戏剧理论

(a)关于市民剧

狄德罗在文艺方面最关心的是戏剧。他要用符合资产阶级

理想的市民剧来代替十七世纪主要为封建宫廷服务的新古典主

义的戏剧,作为反封建斗争的一种武器。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

上升,古典型的悲剧和喜剧以及它们的传统的规则已经不能满

足新时代的要求。这种情形在较先进的资产阶级国家里早已显

得很突出。例如在英国,伊利莎白时代标志着英国戏剧的高峰。

当时戏剧家虽然仍沿用悲剧和喜剧的名称,却完全不理睬这两

个剧种的传统规则,内容主要反映资产阶级的人生理想和现实

社会矛盾,所以只是用旧瓶装新酒。有时候他们发见旧瓶不能

装新酒,便索性创造新剧种。莎士比亚所常用的悲喜混杂剧便

是一例。我们在第六章已提到瓜里尼在意大利所作的同样的改

革。这种悲喜混杂剧的成功打破了戏剧体裁须依传统定型的迷

信。到了十七八世纪之交,英国又发展出另一新剧种,叫做“感

伤剧”(sentimentaldrama),进一步打破古典剧种的框子,

用日常语言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情调大半是感伤的,略带道

德气味的(法国人把它取了一个诨号“泪剧”Ledrame

larmoyant)。它不像悲剧那样专写上层社会,也不像喜剧那样

谑浪笑傲,目的总是在宣扬资产阶级所重视的道德品质,所以

又叫做“严肃剧”,其实就是市民剧,也就是话剧的祖宗。

在启蒙运动的初期,法国新古典主义戏剧的影响还很顽强,

一般理论家不大瞧得起这个新剧种,从“泪剧”的诨号上就可

以见出,上文已提到过伏尔太对“泪剧”的鄙视。狄德罗对新

事物的敏感比较强,新古典主义的成见比较浅。他对古典戏剧

的态度多少是辩证的:一方面肯定了高乃伊和拉辛的卓越成就,

另一方面也反对古典戏剧的矫揉造作和清规戒律。他感觉到英

国的新剧种更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当时资产阶级常针对着封建

贵族的豪奢淫逸的腐朽生活,夸耀本阶级的道德品质,来降低

敌对阶级的地位。这种斗争方式广泛地反映在当时新型剧本和

小说里。正是这种倾向投合了狄德罗的口胃。他明确地提出文

艺要在听众中产生道德的效果,要使“坏人看到自己也曾做过

的坏事感到愤慨,对自己给旁人造成的苦痛感到同情”,“走

出戏院之后,作坏事的倾向就比较减少。”①戏剧要宣扬德行,

而德行就是“在道德领域里对秩序的爱好”②。因此,戏剧在

题材上应有现实社会内容。其次,狄德罗认为如果要戏剧产生

道德效果,就必须从打动听众的情感入手,而为着打动情感,

戏剧就要产生如临真实情境的幻觉,使听众信以为真。他说,

“戏剧的完美在于把情节摹仿得精确,使听众经常误信自己身

临其境”③。

根据这个要求来看,法国古典戏剧就太不自然,太冷静,

不能产生逼真的幻觉,引起深刻的情感,起戏剧所应起的教育

作用,因此,狄德罗

文档评论(0)

火龙果的春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