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含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特殊句式并翻译成现代汉语。(30分)
(明孝宗弘治)三年春三月,中官乞鹰坊、牧马场千顷。户部尚书李敏言:“场止二百余顷,余皆民业,安得夺耕种之地以为飞走之所!”上从之。六年秋七月,京师大雨雹。礼部尚书倪岳疏弭灾急务,劝上黜奸贪,进忠直,上嘉纳之。八年三月,中官传旨命内阁撰《三清乐章》。大学士徐溥等上言:“三清乃邪妄之说,黩于祭祀,时谓勿钦。且设内阁者,实欲其议政事,论经史,弼正得失,奈何阿顺邪说,以取容悦也!”乃止。十年二月,上屡游后苑,侍讲王鏊侍经筵,讲文王不敢盘于游畋。上悟,纳之。三月,上御文华殿,召大学士徐溥、刘健、李东阳、谢迁议政事,赐茶而退。东阳谓“自天顺末,至今三十余年,尝召内阁,不过数语即退。是日经筵罢,有此召,因得见帝天资明睿,庙算周详”云。十七年六月,小王子寇宣府,刘大夏请屯兵喜峰口、燕河营以备之。太监苗逵谋帅师捣其营,上召大夏问以王越威宁之捷,大夏曰:“臣闻之从征将士,当时所俘获妇稚十数耳。幸而大寇方深入,不相值,值之则无噍类矣。”上曰:“即尔,太宗何以屡得志?”大夏曰:“陛下神武故不后太宗,而将领人马,不能什二三拟也。且其时淇国公一小违节制,而举十万众悉委之沙漠,奈何易言之!度今上策,惟有守耳。”而戴珊亦从旁赞其语。上遽曰:“微二人,吾几为人误。”事遂止。秋九月,清宁宫未完,旨下兵部拨军工万人。刘大夏知工少人多,中官有所利为此也,上言减去十分之五。督工者诉于上,上令内阁拟旨切责之。大学士刘健曰:“爱惜军人,兵部职也。大夏每以老辞位,温旨勉留,犹未已。若切责旨下,彼将以不职辞。”上欣然纳之,用军夫卒如所裁之数。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
1.户部尚书李敏言:“场止二百余顷,余皆民业,安得夺耕种之地以为飞走之所!”(5分)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余皆民业”,判断句;“安得夺耕种之地以为飞走之所”中“安”表反问,属固定句式。
户部尚书李敏说:“场地只有二百余顷,其余的都是百姓的祖业田产,怎么可以(随便从百姓手中)夺取耕种的土地来作飞禽、走马的活动场所呢!”
2.且设内阁者,实欲其议政事,论经史,弼正得失,奈何阿顺邪说,以取容悦也!(5分)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奈何”固定句式;“以取容悦也”省略句,“以”后省略“之”。
而且,朝廷之所以设置内阁,实际上是想让内阁学士们聚议政事,讲论经学和历史,辅佐陛下匡正得失,怎么可以(让这些人)去阿谀顺从虚妄邪说,来讨取陛下的欢心呢!
3.十年二月,上屡游后苑,侍讲王鏊侍经筵,讲文王不敢盘于游畋。(5分)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屡游后苑”省略句、状语后置,“游”后省略“于”,“于”和“后苑”作状语,应在“游”前面。“盘于游畋”,状语后置。
十年二月,皇帝屡次游宴于后花园,侍讲王鏊在讲解经学时,讲了周文王不敢贪恋游猎的事。
4.十七年六月,小王子寇宣府,刘大夏请屯兵喜峰口、燕河营以备之。(5分)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刘大夏请屯兵喜峰口”省略句、状语后置,“屯兵”后省略“于”,“于”和“喜峰口”作状语。
十七年六月,小王子(达延汗)带领兵马侵犯宣府,刘大夏请求屯兵喜峰口和燕河营以防备小王子。
5.太监苗逵谋帅师捣其营,上召大夏问以王越威宁之捷,大夏曰:“臣闻之从征将士,当时所俘获妇稚十数耳。”(5分)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语诗词鉴赏《归园田居(其一)》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翻译》导学案.docx
- 高考语文复习阅读理解《碑》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复习阅读理解《乡土文学与农业文明的接续》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名著阅读《家》.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百战奇略计战》《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六——八月,操至潼关》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刘正夫书》含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古文观止徐文长传》含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晋出公十七年,智伯与赵、韩、魏共分范、中行地以为邑》含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旧唐书列传卷一百四十四——杨朝晟,字叔明,夏州朔方人》含答案译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