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华南稻飞虱暴发机制及绿色防控技术创新与应用》简况表
项目名称华南稻飞虱暴发机制及绿色防控技术创新与应用
推荐单位意见
项目成果“华南稻飞虱暴发机制及绿色防控技术创新与应用”以揭示华南稻飞虱暴发成灾机理为导向,
从稻飞虱高繁殖力分子调控机制、P450基因突变引起的抗药性机制、稻飞虱致害性变异机制以及品种
抗虫机制等进行了系统研究。鉴定了多个褐飞虱繁殖力新基因及其调控通路。揭示了P450基因突变
引起的褐飞虱抗药性机制,首次报道了生物钟基因Cycle通过调节褐飞虱P450基因表达影响吡虫啉
药效,为优化杀虫剂使用时间提供了依据;首次发现共生菌Arsenophonus的一种菌株可以降低褐飞
虱对吡虫啉的抗药性,为害虫抗药性治理提供了新思路。阐明了水稻品种IR36抗褐飞虱机制,揭示
了褐飞虱种群对IR36致害性变异的生理基础和分子机制。根据华南稻飞虱发生特点,创新了基于种
群动态、繁殖力、抗药性、致害力等科学评估的稻飞虱监测新体系;开发了一种基于遗传基础(SNPs
分子检测)的褐飞虱田间复合种群繁殖力分子预测模型和新方法。创建了以烟稻轮作生态调控、高效
低毒环保新药剂开发、RNAi核酸生物农药研制为核心的稻飞虱绿色防控技术新体系。提出了“监测害
虫种群、栽培抗虫品种、利用生态控害功能、合理施用绿色农药、统防统治、压低迁入代虫口基数”
的防治策略,构建了华南区域稻飞虱绿色防控技术体系。该项目共计获得发明专利9项,发表文章63
篇,编写著作1本,创制防治稻飞虱农药新产品5个,对保障我省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
要意义。近3年相关技术和产品累计推广面积达2179万亩次,田间农药使用量明显减少,累计增加
经济效益11.2亿元。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推荐该项目为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项目简介(限1200字)
本项目属植物保护学。华南稻飞虱主要包括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是水稻首要害
虫,并传播多种病毒病,2000年以来多次暴发成灾。广东是我国优质稻主产区,也是稻
飞虱迁入我国的桥头堡和北迁虫源地,该区域稻飞虱防控质量对全国而言意义重大。稻
飞虱暴发机制不够明晰和过于依赖化学杀虫剂带来“3R”效应,是该区域稻飞虱防控面临
的主要问题。本项目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课题,深入揭示华
南稻飞虱暴发机制,研发并应用科学监测手段与绿色防控新技术。
1.探明了华南稻飞虱区域性暴发原因,揭示其暴发关键机制。①发现高繁殖力、致害
性变异、高抗药性和品种抗虫性衰退是华南稻飞虱暴发的主要原因。②鉴定了多个褐飞
虱繁殖力新基因及其调控通路。③阐明了水稻品种IR36抗褐飞虱机制。④揭示了褐飞虱
种群对IR36致害性变异的生理基础和分子机制。⑤揭示了P450基因突变引起的褐飞虱
抗药性机制;首次报道了生物钟基因Cycle通过调节褐飞虱P450基因表达影响吡虫啉药
效,为优化杀虫剂使用时间提供了依据;首次发现共生菌Arsenophonus的一种菌株可以
降低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药性,为害虫抗药性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2.研发了多项稻飞虱绿色防控新技术和产品。①评价了广东省内和国内的栽培稻种质
资源991份,获抗虫材料88份,抗虫材料广泛应用于省内外水稻多抗育种,品种抗稻飞
虱评价数量、抗性种质资源保存数量均居全省第一。②利用基因组高通量重测序技术从
抗虫水稻品种BG1222中挖掘并克隆到2个重要的抗褐飞虱基因。③在国际上首先发现烟
草和水稻的轮作可控制稻飞虱种群增长,系统揭示了烟稻轮作调控褐飞虱种群的生态机
理。④首创基于RNAi技术的褐飞虱核酸生物农药,并验证了防效。⑤完成了60%吡蚜酮.
呋虫胺水分散粒剂等5种防治稻飞虱农药新产品的研制登记及应用推广。
3.创新监测防控技术,集成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根据华南稻飞虱发生特点,创新了基
于种群动态、繁殖力、抗药性、致害力等科学评估的稻飞虱监测新体系;开发了一种基
于遗传基础(SNPs分子检测)的褐飞虱田间复合种群繁殖力分子预测模型和新方法;提
出“监测害虫种群、栽培抗虫品种、利用生态控害功能、合理施用绿色农药、统防统治、
压低迁入代虫口基数”的防治策略。主体技术列入广东省防控技术方案,近3年累计推广
2179万亩,挽回产量损失43.58万吨,累计增收节支11.2亿元,为保障广东粮食数量和
质量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获发明专利9项,市场准入新产品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LME会员制度和合约细则.pdf
- PICC拔管技术操作规范.pdf
- PKPM模型中楼梯建模的方法 对新手超有用.pdf
- PPP项目维护管理方案总结.pdf
- portal主题页面开发介绍.pdf
- psim全桥逆变电路仿真.pdf
- protel99sePCB操作快捷键大全.pdf
- Sandwich教学法在医用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pdf
- TB104242018铁路混凝土修改部分对照表.pdf
- TS16949计量设备管理手册.pdf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