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金科大联考·2025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
语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
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
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
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古代中华文化主体性与世界上其他古代文明古国和区域的文化主体性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其他文
明古国和区域的文化主体性覆盖空间比较狭小,而且不存在主体和主体性在固有空间的自我扩展问
题。与此不同的是,中华文化主体和主体性是一个在固有空间持续扩大的历史过程。形成这种现象的
原因在于,如果处在不同区域人类交往能力比较薄弱的时期,空间的相对封闭性对其内部的诸多要素
会形成明显的影响。比如在中国古代相当漫长的时期,广阔空间的相对封闭性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
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抑制了文化、文明的特征以及内部秩序规律的运行。譬如古代中华文明的形
成,呈现为多样性与内敛性相统一的特点,虽然文明的起源表现为多点兴起、自成体系,但在空间内
部性和整体性的抑制下,统一性、整体性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这种内部性趋势可以用“旋涡内
聚”来形容。
中华文化主体性在先秦时期即已形成。主体性体现于人类之间的价值关系范畴,从文化角度而
言,主体性形成于以儒家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中。先秦时期是存在主客混淆的思想认识时期,在《周
易》中还未形成主体性意识:“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
其吉凶。”也就是天人合一,甚至是人神合一,人类只有与自然万物甚至是超物质的神灵融为一体才
可能作为主体存在。在这样的认识下,不可能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主体性。老子曰:“道大,天
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将
人从道、天、地中分离出来,作为其中一部分,本身就是一种观念革命,特别是否定了天命至高无上
的地位。但是,人的因素仍然在“四大”中居于末位,而初始的、本体的、生生不息
【高三语文第1页(共8页)】
的“道”是天下万物的本源,居于“四大”之首,所以决定了人类的主体性缺乏存在的基础。虽然孔
子、孟子、墨子等仍然探讨“天命”“天道”等观念,但根基已经动摇。比如孔子曰:“未能事人,焉
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这无疑提高了人类的主体地位,减弱了人
类对神灵、鬼神的依赖和恐惧,扫除了人类通向主体性的障碍
(摘编自都永浩《中华文化主体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取向》)
材料二:
诸多考古证据表明:“中国虽然并不是完全同外界隔离,但是中国文明还是在中国土地上土生土长
的。中国文明有它的个性,它的特殊风格和特征。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中已具有一些带中国特色的文
化因素。”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中华大地上存在着众多史前文明,
经过文明“裂变”“撞击”“融合”,产生了大地湾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
化、仰韶文化等众多地域文化支系,被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称为“满天星斗”的时代,成为中国文明的奠
基时期。距今5000年前后,先民在认识与参与自然和社会活动中,“在古文化得到系统发展的各地,古
城、古国纷纷出现,中华大地社会发展普遍跨入古国阶段”,逐渐形成“最初的中国”,呈现“一种重瓣
花朵式的多元一体结构”,孕育了一系列独特的文化思想,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统一性的思想基础。其中,
二里头文化是中原最早的核心文化,标志着中国由之前的无中心的多元化时代进入一体化、有中心的王国
时代。
先民对天文的观察和天人关系的思考,影响了时空的规划、典章政治的损益、思维观念的形成,进
而塑造了与西方文明有本质差异的宇宙观和“居中而治”的传统政治观,乃至阴阳思辨的思维方式,
“中正”“中和”“中庸”等一系列哲学范畴,对此后华夏文明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省齐鲁名校大联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六次学业水平联合检测试题 语文 PDF版含解析.pdf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青藏地区+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区域特征+东北三省(东北地区)+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西北地区+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极地地区.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地理实践力+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东南亚+中东.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复习课件+专题六+认识地区+.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