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临床横纹肌溶解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doc

临床横纹肌溶解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横纹肌溶解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

横纹肌溶解诊断依据

诊断的主要实验室依据是血清/血浆CK升高,运动后12h内开始上升,24~48h后达到峰值,3~5d后降至基础值。

CK半衰期约为36h,其浓度升高可维持较长时间,因而是诊断横纹肌溶解的敏感、可靠的指标。

CK超过正常值5倍,并排除心肌梗死(cTn)、脑梗死,即可诊断为RM。

典型的横纹肌溶解患者CK10000U/L,可根据CK升高的程度对RM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表2.基于CK水平的横纹肌溶解分类

其它重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表3所示。如果发现患者出现运动后血ALT/AST和LDH明显升高,要及时检查CK,警惕发生RM。

肌红蛋白和肌细胞的代谢产物释放入血引起的急性肾损伤是RM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0%。RM并发的急性肾损伤的机制包括:肌红蛋白管型阻塞肾小管、肌红蛋白的直接肾毒性和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起肾脏缺血。

McMahon风险评分有助于预测RM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RRT)或死亡风险。该评分系统纳入年龄、性别、原发病因和初始实验室检查值(血钙、CK、血磷和碳酸氢盐)。

McMahon评分5分,患者需接受RRT/死亡风险为2%~3%。

McMahon评分≥6分提示存在急性肾损伤风险,应考虑肾脏替代治疗。

表4.McMahon风险评分的计算规则

横纹肌溶解症的治疗原则

RM本身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主要是及时、积极补液,充分水化,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的稳定,清除对机体有害的物质,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必要时行血液净化治疗。

纠正低血容量

一旦发生RM,应尽可能在早期快速输注晶体液(1500~2000mL/h),有助于稀释已经到达肾脏的肌红蛋白,尽快恢复血容量及尿量,预防急性肾功能不全。早期应用多巴胺2~10μg/(kg·min)可增加肾血流量,水化治疗期间,目标尿量为300mL/h,并应持续24h。

促进肌红蛋白从肾脏排出

①碱化尿液

对于有酸中毒证据的患者,应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使尿pH≥5.6,促进肾小管内肌红蛋白排泄的同时可纠正酸中毒与高钾血症。

②?利尿剂

适用于经积极补液仍未达到目标尿量的患者。常用袢利尿剂,利尿作用迅速可靠,兼有排钾作用,可促进肌红蛋白排泄。

常用剂量为呋塞米40~120mg/d,与甘露醇合用效果更佳。甘露醇除有渗透利尿作用外,尚有扩充血容量、提高肾血流、减少肾缺血状态、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负荷剂量以0.5g/kg,血管内容量恢复后以0.1g/kg/h持续输注。

③?血液净化治疗

血液净化可有效治疗RM引起AKI和(或)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由于肌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800,不能通过透析膜,可通过血浆置换和血液滤过清除。

目前认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AKI的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CRRT可有效清除肌红蛋白,并缩短肾功能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

文档评论(0)

医学资料+白衣侠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专业医学资料提供,解决您后顾之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