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鸿门宴》是如何运用对照手法来烘托人物形象的?【明确】本文善于用对照手法来烘托人物形象。例如,项羽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立刻大怒,简直是怒不可遏;但第二天见到刘邦谢罪,却得意扬扬,并顺口把曹无伤告密之事和盘托出;樊哙尖锐的指斥,竟未能引起他的反感;听说刘邦逃走,也仍未引起重视。这些对照充分显示了项羽简单暴躁而又刚愎自用的性格。3.在特殊的背景下,人物之间的称谓,往往能体现出人物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从“鸿门宴”前后的称谓变化中,可以判断出人物之间怎样的关系?【明确】(1)张良对刘邦三次直呼“大王”,前两次只有他与刘邦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出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2)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部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或“君王”,显然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称王称霸理所当然的心理状态。(3)由于力量悬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承,张良、樊哙作为刘邦的部下也称项羽为王;但刘邦毕竟身份不同,用语不宜过分阿谀,所以在项伯、项羽面前,先后六次称项羽为将军,只有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称“项羽”为“项王”。一方面他明知项羽称王是早晚的事,另一方面,是在自己部下面前,无失身份之虞。由这些称谓可以看出,刘邦集团处处恭恭敬敬,低声下气,以臣下之身份,尽力满足项羽的自尊自大心理。4.“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形象的?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明确】(1)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动作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神态描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极为传神。(2)目的:浓墨重彩地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形象,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鸿门宴【助读博览】一、魅力作家纪传体的开创者——司马迁简介: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被后人尊称为“史迁”。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司马迁接替父职做了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开始动手编《史记》。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死刑。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完成《史记》,留与后人,含垢忍辱忍受“腐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于是他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成就: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二、背景回眸项羽破釜沉舟挫强秦,刘邦约法三章得民心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楚国旧贵族项梁率侄项羽于会稽起义,刘邦在沛起义后,投奔项梁。后项梁被秦将章邯击杀,章邯得胜,移师围赵。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宋义停军不进,为项羽所杀。项羽率军破釜沉舟,在巨鹿击溃秦军主力,章邯率部投降。刘邦顺利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废除苛政,约法三章,深得民心,想做关中王,驻军霸上。项羽得知,破关入咸阳,驻军鸿门,准备消灭刘邦。形势剑拔弩张,“鸿门宴”这场戏便开演了。三、知识拓展关于项羽的成语1.取而代之: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原文:“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2.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原文:“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3.四面楚歌: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原文:“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初读任务】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后长达五年斗争的开端,一开始从刘邦和项羽的兵力对比,可以看出项羽占有绝对优势,战争的主动权在项羽手中。故事的开端是曹无伤告密。B.刘邦本来是一个贪财好色之人,但是攻进咸阳之后,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想收买人心而争夺天下。C.刘邦面对张良传来的项伯密报,一时间显得手足无措,但面对项伯时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言行举止我们又可见刘邦很有心计、善于随机应变的一面。D.刘邦借项伯的嘴向项羽表明自己“日夜望将军至”,“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