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纪录片《中国》解说词第一季第八集《融合——拓跋宏拉开民族融合大幕》.docx

纪录片《中国》解说词第一季第八集《融合——拓跋宏拉开民族融合大幕》.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纪录片《中国》解说词第一季第八集《融合——拓跋宏拉开民族融合大幕》

一位幼年丧母的鲜卑青年,带领自己的民族,主动发起变革,全面融入汉文化,以健勇无畏之气,重新启动了中国北方大地新的生机,以前瞻性的理想,拉开了民族融合波澜壮阔的大幕。

第一季第八集融合——拓跋宏拉开民族融合大幕

【深受汉文化熏陶的北魏第七任皇帝拓跋宏,带领自己的民族鲜卑族,主动发起变革,融入汉文化。他以健勇无畏的开拓、以前瞻创新的理想,重启中国北方大地新的生机,拉开了民族融合波澜壮阔的大幕。】

这是拓跋宏对母亲的最后一段记忆,也可能只是他的幻想。他完全记不起母亲的样子,只知道人们称她为李夫人。

拓跋宏在这里出生、学步,留下了初来这个世界时的哭声与笑声。直到有一天,一个消息传来:他被立为北魏王朝的太子。这是公元469年,拓跋宏三岁。

与其说是母亲离开了拓跋宏,不如说是拓跋宏送走了母亲。为了避免外戚干政,北魏皇室立下了“子贵母死”的制度,一旦有儿子被选定为皇位继承人,生母就会被赐死。

李夫人离世前,大约只牵挂着一件事:刚刚学会走路的儿子,能一直平稳地走下去吗?

捌融合

鲜卑,中国北方的一支游牧民族,曾居住在大兴安岭嘎仙洞一带。他们最早被匈奴人奴役,后来匈奴被汉朝击败,鲜卑趁势崛起。

东汉以来,鲜卑分裂为多个部落,其中的一支拓跋部逐渐强盛,于公元386年复立代国,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这时的中国北方,同时还生活着匈奴、羯、氐、羌等民族。相对于中原汉人,他们被惯称为“胡人”。

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替最为频繁的一段时间。以公元304年,匈奴人叛出西晋、建立汉赵为开端,之后西晋被匈奴所灭,中原政治中心南迁,中国陷入了一百多年的混乱。各族各地纷纷立国、灭国、再立,其中实力较强的先后有十六国。

公元426年至439年,北魏在第三任皇帝拓跋焘带领下,用13年时间,陆续吞并同一时期的夏、北燕、北凉等国,最终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时代,与南朝隔江而治的北朝由此开始。

“兵利马疾,过于匈奴”,这是史书上对鲜卑人的评价。他们自命神州正统,一直有南下之意。

鲜卑语里,“拓拔”的意思,就是“黄帝的后代”。定国号魏,是因为魏曾是“神州之上国”。他们想以此表达心胸和志向,

自北魏开国皇帝将都城从草原地带的盛乐迁到与农耕文明接壤的平城开始,他们就做好了南下的准备。

但是,从北方草原南下,以主人的身份去开辟和领导一个新世界,还能像打仗那样顺利吗?

以前,鲜卑与中原汉人更多是刀枪上的碰撞,现在他们面对的是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的碰撞。

数百年来,他们习惯了游牧、围猎,漂泊不羁,而中原地区的汉人世代农耕,过着定居生活,礼仪制度都更加完备。

随着占领的土地不断延伸,统治的人口越来越多,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北魏统治者意识到,他们面临着历代

北方游牧民族政权都遇到过的一对矛盾。

一方面,为了扎根汉人地区,不得不选择汉化;一方面,又想要保持本民族不被同化,他们该如何选择呢?

拓跋宏出生时,北魏统一北方已近30年,这时北魏的实际掌权者是冯太后。冯太后出身汉族,爷爷是十六国时期北燕的皇帝。

她16岁被册封为皇后,拓跋宏的父亲献文帝即位后,25岁的冯氏成为皇太后,随后,进入北魏政权的核心圈。

如今,她成了太子拓跋宏的抚养人。冯太后非常喜欢拓跋宏,甚至对他有些溺爱。在太子身上,她似乎看到了更远大的希望。

献文帝自从亲理政事,就与冯太后之间逐渐产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公元471年,年轻的献文帝禅位于五岁的太子拓跋宏。

五年后,献文帝骤然离世,冯氏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再次临朝听政。

冯太后视拓跋宏为己出,倾注全力去培养他。在她的安排下,拓跋宏从小就学习儒家经典,稚嫩的心中埋下了一颗汉文化的种子。

此时的北魏国势正旺,对北方的统治已十分稳定,但冯太后认为,要长治久安,唯一正确的一条路,那就是汉化。不仅仅是因为汉文化本身的博大精深,更在于它代表了国家正统。

在汉人老师的严格教育下,拓跋宏深受熏陶,史书记载他“《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

看着拓跋宏一天天朝着预定的方向成长,冯太后心生宽慰。她把全部心血与希望都投注在拓跋宏身上,在国力鼎盛的时期,她未雨绸缪。她期待的,不仅仅是这个孩子的成功,还有一个国家的未来。

鲜卑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这曾是他们凝聚部族的重要方式。但当他们发展成为统治整个中国北方的庞大帝国时,这种凝聚力反而成了走向开阔世界的阻力。

当政者试图通过推行汉制、任命汉人官员来稳固江山,但鲜卑贵族却无法容忍权力被分割。所以,尽管北魏很早就有过相关举措,但进展缓慢,甚至还发生过汉人重臣被降罪诛灭全族的惨剧。

拓跋弘自幼目睹这种激烈的冲突,他不想再像其他民族那样,在被动的、自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