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安庆四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问卷调查
温馨提示: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和累和运用(35分)
1.“关隘”,即险要的关口。我们计划探访以下重要关隘,请结合地图标识及相关提示完成默写。
我们跟随郦道元的脚步,来到夔门,面对瞿塘峡夏季江水暴涨,航道被阻的景象,不禁吟咏①“___________,_________”(《三峡》);跟随诗人张养浩的脚步探访第一关——潼关,初见潼关,波涛汹涌,只觉地势险要,正如《山坡羊?潼关怀古》所述②“_________,_________”;跟随诗人李贺的脚步来到雁门关,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诗句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们的耳边回响,诗句借“燕昭王筑台”的典故,将戍边将士们报效祖国的决心与勇于献身的豪情壮志唱得慷慨激昂。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抵达萧关,面对境界开阔,气势雄浑的大漠,我们不禁吟咏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④“__________,__________”。聪明的你,请参考地图中的标识,为我们推荐两句包含重要关隘的诗句,不要与去过的地方重复哦!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在《黑神话:悟空》与《哪吒2》的交织世界中,中华文化的瑰丽画卷徐徐展开。悟空,那不屈的斗士,手持金箍棒,踏破云宵,他的身影是千年传说中反抗与自由的象征。哪吒,脚踏风火轮,手持混天绫,他的勇气与智慧,quán释了少年英雄的无畏与担当。两部作品,如同双星辉映,照亮了中华文化的深邃天空。
悟空的七十二变,不仅是神通广大的体现,更是中华文化中“变通”与“适应”的哲学精suí。哪吒的莲花化身,则象征着纯净与重生,展现了中华文化中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神话传说,更是中华文化中坚韧、勇敢、智慧与和谐的生动写照。
在这两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无限魅力。它们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洗礼。通过悟空与哪吒的冒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力量与美丽,它们激励着我们,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要勇往直前,坚守信念,传承并发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哪吒()quán释()精suǐ()
(2)第一段中有一个带错别字词语,请找出来并订正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哪吒的事迹,不是出自于《西游记》的是()
A.收复红孩儿 B.收复青牛精 C.箭射石矶童子 D.降服黄眉怪
(4)《西游记》八十三回中陷空山无底洞中白猫老鼠精与哪吒是_____________关系?最终她被哪吒与________________一起降服
综合性学习。(13分)
3.2025年是中国农历蛇年,也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农历新年。学校将举办“蛇年话蛇”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写出两个带有“蛇”字的成语。
(2)下面是小明同学写的一副春联,但在下联的最后用词上有所犹豫。请你帮他做出选择。
金蛇狂舞迎新岁紫气东来____________
A.万户欢 B.岁月香 C.兆丰年 D.岁岁安
(3)为了保卫家国,春节期间,西藏军区某边防旅依然坚守在边疆一线。请你以安庆四中学生会的名义给他们发一条短信,表达敬意和祝福。
(4)请你再为本次活动设置两个两个环节,记住要与蛇年春节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
A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5分)
(一)(20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指尖儿的温柔
高明昌
①我十六岁时,就跟母亲一起下地耘稻了。所谓耘稻,就是等稻秧插入水田半月后,有时扶扶歪斜的稻秧,耘稻不需要挑担的力气,青青稻田中,我站在母亲身边。母亲向前一步,我也弯腰。有时弯腰不够,还需要低头,这样才能看清稻秧中间有没有稗草。还要看看稻秧的根茎处有没有窟窿,有的话要填些烂泥。我知道,将来长出饱满的稻粒,那样我们就能吃到白米饭
②我刚开始不能一下子辨别出稻秧和稗草。母亲告诉我:“稻秧,摸上去是毛糙的,不光滑的,稗草摸上去是光滑的。”我后来终于能辨别稻秧和稗草了—不仅要听母亲讲,还得用眼睛去看,就是要给稻秧透透气。有时我的动作太大,母亲立马喊停:“不是这样的呀!你要弄死稻秧了。”母亲开始示范:她并拢四根手指,竖着插进稻根的旁边,估计有一两寸深。围绕着稻秧,把手指转了一圈。母亲说:“手指插进地里要浅,转圈时要轻。你懂了吗?”
③我有些惊讶:“稻秧也需要温柔以待吗?”母亲说:“当然了。稻秧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生出根须来。你这么一折腾,根须断了,像人一样。”母亲的话我一直记到现在。
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