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西绘画艺术比较——写实与写意
中西绘画艺术比较——写实与写意
写实与写意
西方绘画与中国老式画的重要区别是,一种重视写实,一种重视写意。所谓写实,就是真实地描绘事物的面貌,强调事物形态的真实性。西方绘画這种写实的观念,受到古希腊亚裏斯多德模仿說的影响。亚裏斯多德在其《诗學》中最早论述了“美的艺术”的特性,并把“美的艺术”称為“模仿的艺术”。模仿說是《诗學》的中心概念和出发點,也是亚裏斯多德艺术理论的基础。12世纪中期後,由阿拉伯传入西方的亚裏斯多德學說,包括艺术模仿理论,通過西方基督教的改造和融合,纳入了基督教神學体系中,成為為基督教神學服务的理论。
实际上,基督教绘画的写实观念,早在亚裏斯多德理论传入欧洲之前就已經存在。這种艺术观念和体現手法,来自于基督教教义自身。基督教教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上帝创世說,认為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及人的躯体,都是上帝发明的。基督教神學家還多方论证上帝创世的真实可靠性。在這“信奉的時代”裏,艺术家是“忠于上帝”的工具,必须全身心地為宗教服务,按照宗教的观念和教會的规定,描绘苍天大地、山川河流、树林草木、飞禽鳥兽,体現它們的真实存在。描绘人物形象時,要注意体現人体的比例、构造,由于人是上帝按照自已的样子塑造出来的,画家必须小心翼翼的体現人,不能歪曲人的形象。石涛山水作品
基督教美學家還认為,一切美都来源于上帝,美的本源只在上帝,只有上帝才是美的本体,才是美自身。中世纪美學家奥古斯丁說:“是你,主,发明了天地;你是美,由于它們是漂亮的;你善,由于它們是好的;你实在,由于它們存在。”這实际上把真与美,都归于上帝。因此,体現美,是為了上帝,因美来自上帝。体現真,也是為了上帝,由于真是上帝发明的。
12世纪中期後,亚裏斯多德學說传入西欧,神學美學家托馬斯·阿奎那首先继承了奥古斯丁的上帝是美的本源的學說,另方面,将亚裏斯多德的艺术模仿自然的學說,通過改造,融進了基督教神學之中。托馬斯·阿奎那认為,上帝是自然萬物的本源和制造者,上帝虽然不发明艺术品,但它发明的自然产品,却可认為艺术家的发明,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若干范例,准备好多种要素,而艺术家不能发明自然产品,他要发明艺术作品即人工产品,就必须以上帝发明的自然产品為范例,模仿上帝发明的活動方式。他說:“艺术的過程必须模仿自然的過程,艺术的产品必须模仿自然的产品。學生進行學习,必须细心观测老師怎样做成某种事物,自已才能以同样的技巧来工作。与此同步,人的心灵著手发明某种東西之前,也需要受到神的心灵的启发,也必须學习自然的過程,以求与之相一致”(《西方文论选》上卷)。可見,托馬斯·阿奎那的艺术模仿自然,并不是自然主义地反应自然和客观現实,而是规定自然的模仿与艺术家的主观精神結合起来。這是他以神學改造亚裏斯多德“艺术模仿說”的成果。总之,基督教神學美學家,主张艺术反应真实,反应自然,但他們的真实观来自上帝,是由上帝发明的真实。莫迪裏阿尼油画作品
到了文艺复兴時期,由于自然科學的发展,西方艺术家则运用自然科學的措施,重要是数理科學来探讨艺术美的规律。透视學和解剖學,成為绘画和雕塑的重要创作手段。绘画被视為一门科學,如司汤达所說,大卫画派实际上是一门“精密的科學,就跟数學、几何、三角同样”。达·芬奇說:“镜子為画家之師”,“面前摆多少事物,就摄取多少形象”(《达·芬奇论绘画》)。阿尔伯蒂在《论雕刻》中也說:“就雕刻来說,需尽量像人。”实际上,达·芬奇、拉斐尔、大卫、安格尔、伦勃朗等画家,都是运用科學理性進行创作活動,他們追求物象的质感,形体的真实。他們所描绘的绸缎、天鹅绒、大理石、金属、肌肉等,到达了可触、可及、有冷有暖的真实感。达·芬奇在《画论》中說:“最可夸奖的绘画,是最能形似的绘画。”也就是說,最美的作品,应是描绘真实的作品。文艺复兴時期的艺术家,虽然继续体現老式的基督教題材,但由于追求真实,他們笔下的神灵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虚幻人物,而是具有人性特點的現实人物形象。
与西方绘画写实手法不一样,中国画重视写意。所谓写意,就是不刻意追求视覺效果,不模仿物象的外在真实,画家抓住客体中与主体相契合的某些特性,描绘出物象的形神,体現深邃含蓄的意境,抒发画家的主观情感,传达画家的心意志趣。画家所描写的物象,与客观的实际事物并不完全相似,在形似与神似间,更突出神似,在客观与主观间,更突出主观精神的自我体現。画家不追求形体的真实,而是追求“气韵生動”,意境的深邃。追求神似,以形写神,成為中国画创作的最高原则。龚贤1687年作湖山天青立轴
中国画的写意观念的形成,是与中国老式的哲學观、宗教观有亲密关系。中国文人士大夫出身的艺术家,基本上是以老、庄思想来理解佛教和道教的,他們的绘画,也重要是根据老、庄的审美思想来创作的。老子的“人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