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基础工程计算题参考解答
??一、浅基础
(一)地基承载力计算
1.理论公式法
太沙基公式
公式:\(p_{1/4}=cN_c+\gammaD_fN_q+\frac{1}{2}\gammaBN_{\gamma}\)
参数说明:
\(p_{1/4}\)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c\)为地基土的黏聚力(kPa);
\(N_c\)、\(N_q\)、\(N_{\gamma}\)为承载力系数,根据土的内摩擦角\(\varphi\)查表确定;
\(\gamma\)为基底以上土的重度(kN/m3);
\(D_f\)为基础埋深(m);
\(B\)为基础宽度(m)。
例题:某条形基础,宽度\(B=2m\),埋深\(D_f=1.5m\),地基土黏聚力\(c=10kPa\),内摩擦角\(\varphi=20^{\circ}\),土的重度\(\gamma=18kN/m3\)。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p_{1/4}\)。
解:根据\(\varphi=20^{\circ}\)查表得\(N_c=5.7\),\(N_q=2.43\),\(N_{\gamma}=1.5\)。
代入公式可得:
\(p_{1/4}=10×5.7+18×1.5×2.43+\frac{1}{2}×18×2×1.5\)
\(=57+65.61+27\)
\(=149.61kPa\)
2.规范法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公式:\(f_a=M_b\gammab+M_d\gamma_mD_f+M_cc_k\)
参数说明:
\(f_a\)为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M_b\)、\(M_d\)、\(M_c\)为承载力修正系数,根据土的类型和\(\varphi\)值查表确定;
\(\gamma\)为基底以下土的重度(kN/m3),地下水位以下取有效重度;
\(b\)为基础底面宽度(m),当\(b>6m\)时,按\(6m\)取值,当\(b<3m\)时,按\(3m\)取值;
\(\gamma_m\)为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kN/m3);
\(D_f\)为基础埋深(m);
\(c_k\)为地基土的黏聚力标准值(kPa)。
例题:某独立基础,底面尺寸\(2m×2m\),埋深\(D_f=1.8m\),地基土黏聚力标准值\(c_k=12kPa\),内摩擦角标准值\(\varphi_k=18^{\circ}\),土的重度\(\gamma=18kN/m3\),地下水位在基础底面以下。求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_a\)。
解:根据\(\varphi_k=18^{\circ}\)查表得\(M_b=0.43\),\(M_d=2.72\),\(M_c=5.31\)。
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gamma_m=\gamma=18kN/m3\)。
代入公式可得:
\(f_a=0.43×18×2+2.72×18×1.8+5.31×12\)
\(=15.48+87.79+63.72\)
\(=167.99kPa\)
(二)基础底面尺寸计算
1.轴心受压基础
公式:\(A\geq\frac{F_k+G_k}{f_a}\)
参数说明:
\(A\)为基础底面面积(m2);
\(F_k\)为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kN);
\(G_k\)为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kN),\(G_k=\gammaGA\),\(\gammaG\)为基础及回填土的平均重度,一般取\(20kN/m3\);
\(f_a\)为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例题:某轴心受压柱,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标准值\(F_k=1200kN\),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_a=180kPa\)。求基础底面面积\(A\)。
解:设基础底面面积为\(A\),则\(G_k=20A\)。
由\(A\geq\frac{F_k+G_k}{f_a}\)可得:
\(A\geq\frac{1200+20A}{180}\)
\(180A\geq1200+20A\)
\(160A\geq1200\)
\(A\geq7.5m2\)
2.偏心受压基础
步骤:
先按轴心受压计算基础底面面积\(A_0=\frac{F_k+G_k}{f_a}\)。
考虑偏心影响,将基础底面面积增大\(10\%40\%\),即\(A=(1.11.4)A_0\)。
根据偏心距\(e=\frac{M_k}{F_k+G_k}\)(\(M_k\)为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的弯矩值),对基础底面尺寸进行调整。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