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大气压强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能说出一些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实例。
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记住标准大气压的值。
知道大气压强与高度、沸点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经历探究大气压强存在的过程,学习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物理规律。
通过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体会理想化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大气压强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认识到大气压强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及产生原因。
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原理和方法。
标准大气压的值及大气压强与高度、沸点的关系。
2.教学难点
用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理解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
解释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演示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展示图片
展示生活中一些与大气压强有关的图片,如:用吸管吸饮料、吸盘挂钩吸附在墙壁上、钢笔吸墨水等。
2.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能轻松地用吸管吸到饮料?吸盘挂钩为什么能吸附在墙壁上?
3.引出课题
这些现象都与大气压强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气压强这一有趣的物理知识。
(二)新课教学(30分钟)
1.大气压强的存在
实验演示1:覆杯实验
将一个装满水的杯子,用硬纸片盖住杯口,然后用手按住硬纸片,将杯子倒置过来。
提问:松开按硬纸片的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硬纸片不会掉下来,水也不会流出来?
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力量托住了硬纸片和水?从而引出大气压强的存在。
实验演示2:瓶吞鸡蛋实验
把一个去壳的熟鸡蛋放在瓶口比鸡蛋略小的广口瓶上。
点燃一张纸,放入瓶中,然后迅速将鸡蛋放在瓶口。
观察现象:鸡蛋被慢慢吞进瓶中。
分析原因:瓶内空气受热膨胀,部分空气跑出瓶外。当瓶内空气冷却后,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鸡蛋被压入瓶中。
实验演示3:马德堡半球实验
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历史背景和实验装置。
请两位同学上台协助,将两个半球紧密对接,抽去里面的空气后,让他们尝试拉开半球。
观察现象:尽管两位同学使出了很大的力气,也很难将半球拉开。
总结:这个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大气压强非常大。
学生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如:用注射器吸取药水、抽水机抽水、茶壶盖上有小孔等。
归纳总结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大气压强是由于空气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
2.大气压强的测量
托里拆利实验
实验演示
介绍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一根一端封闭、长约1m的玻璃管,里面灌满水银,用手指堵住开口的一端,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
松开手指后,引导学生观察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变化。
提问:为什么水银柱会下降到一定高度就不再下降了?水银柱上方是真空吗?
原理分析
玻璃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强。设水银柱的高度为h,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其中ρ为水银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可以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值。
讲解标准大气压的值:1标准大气压=760mmHg=1.013×10?Pa。
思考讨论
若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长度会变长,但高度不变,为什么?
若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水银柱的高度会怎样变化?为什么?
其他测量方法简介
介绍一些其他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如空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等,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3.大气压强与高度、沸点的关系
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实验演示
用一个自制的简易气压计(在一个玻璃瓶中装满水,瓶口塞一个带玻璃管的橡皮塞,玻璃管内水面上方是空气),将气压计从一楼拿到二楼,观察玻璃管内水面高度的变化。
提问:玻璃管内水面高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说明了什么?
分析总结
随着高度的增加,玻璃管内水面上升,说明大气压强减小。即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解释原因:高度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强越小。
大气压强与沸点的关系
实验演示
用一个烧瓶装上适量的水,用酒精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富翁4 桌游简化本地版方案.docx
- 大屏技术方案.docx
- 大屏拼控方案.docx
- 大家的”朋友“教学设计.docx
- 大工14春《工程项目管理》在线测试1~3 作业及答案.docx
- 大屏方案概述.docx
- 大岗山水电站机电物资临时仓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 大工15秋《工程力学》在线测试.docx
- 大工15春《水利工程实验》实验报告.docx
- 大工16秋《工程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