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精选古今七言律诗第一──杜甫《登高》赏析文档资料.pdf

精选古今七言律诗第一──杜甫《登高》赏析文档资料.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今七言律诗第一──杜甫《登高》赏析

杜甫《登高》诗历来为人称道,一直脍炙人口。元人称

它“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胡应麟曰:

“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

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

无来学,此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诗薮》)杨伦亦称赞

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

古人以农历九月九日为登高节。这一天偕家人或友人登高,

是一种避邪气、赏风景的风俗。周处《风土记》云:“俗尚

九月九日,谓之上九。茱萸到此日,气烈熟,色赤,亦可插

其房以插头,云lsquo;辟恶气,御冬rsquo;。”唐王维《九

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也是一首登高思

之作。

《登高》大约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这天五

十六岁的杜甫在夔州独自登上白帝城外的高台,百感交集,

于是写下了这首“旷代之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一首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前四句

第1页

写“登高闻见之景”,后四句写“登高感触之情。”缘情选

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

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从细处着笔,

写具体景物。诗人登上高台,就眼前之景,心中所感,写出

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腾播众口的名

句。时值深秋重阳,天高气朗,山风猎猎,猿啼声哀。诗人

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景物。“风急”,

高处“风急”,所谓“高台多悲风”,这是登高之感。“猿

啸”,《水经注》:“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

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lsquo;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rsquo;。”“猿啸哀”

正是描绘了这种情景。这是登高所闻。秋江上景物萧疏,洲

渚凄清,沙滩白净,水鸟翻飞,这是登高所见。这一联诗人

用工笔描摹了“风急”、“天高”、“渚清”、“沙白”、

“猿啸哀”、“鸟飞回”这六种景物,既展示了节序的苍茫、

凄清、肃杀的气氛,又烘托了诗人悲怆、愁苦的情怀。一俯

一仰,一山一水,有闻有见有感,有动有静有色,十四字“字

字皆奇”,无一虚设,表现了诗人用词造句写景抒情的精湛

功力。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从大处落墨,

写整体景物。第三句承首句,写山,因风急,故落叶纷纷,

第2页

萧萧而下;第四句承次句,写水,因风急,长江波涛汹涌,

滚滚而来。“无边”状秋意之深,景界之阔,蕴含着诗人沉

郁、悲凉之感;“不尽”写长江奔腾不息,也显示了诗人登

高望远,视野开阔。“萧萧”形容落木,“滚滚”描绘长江,

专以虚字传神,显示出出神入化之笔力。“无边”句融《楚

辞》“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风飒飒兮木萧萧”的

语意,创造出这一气势磅礴,格调雄浑,内涵深厚,音韵铿

锵的千古传诵的名句。

《登高》前两联是写江边秋景。“夫景以情合,情以景

生。”“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王夫之《姜斋诗话》)

诗人大笔勾勒,写出了天高风急,飞鸟回旋,高猿长啸,落

木萧萧,长江滚滚这气势恢宏的秋景,但,笔在景上,情寓

景中,在这合于节令,谐于情绪的景物描摹的基础上,诗人

那苍凉、悲苦的身世之感流于笔端,写出了直抒胸臆的颈联、

尾联。先看颈联: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一联由以上的写眼

前景转入抒胸中情,写得凝练而深沉。“万里悲秋”与颔联

“无边落木”相承,由落叶之景引起悲秋之情;“百年多

病”与颔联的“不尽长江”相承,由岁月如江水逝去引起壮

志难酬之感。此联是诗人潦倒半生的生动写照。“lsquo;

万里rsquo;,是说离家有万里之遥;lsquo;作客rsquo;,

指客居夔州;lsquo;百年rsquo;犹言一生,又包含非常丰

第3页

富的内容,构成了悲秋的最重要的部分。这短短十四字中含

有八九层可悲的意思: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

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当此重九

佳节,没有任何饮酒等乐事,只是去登台,五可悲;亲朋凋

谢,孤零零地独自去登,六可悲;身体

文档评论(0)

飞龙在天露呃呃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