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月是故乡明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多篇与月是故乡明相关的文章,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理解这种情感的多种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提取关键信息以及比较分析不同文本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能够借鉴所学文本的写作手法进行小练笔。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深入理解月是故乡明这一主题在不同文本中的呈现。
运用思维导图、批注等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把握作者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引导学生珍惜与家人、故乡的情感纽带,增强学生对生活中美好情感的感知和珍惜。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围绕月是故乡明这一主题,比较多篇文章在内容、情感表达和写作手法上的异同。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理解这种情感背后的文化内涵。
2.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月是故乡明这一主题,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和迁移。
三、教学方法
1.自主阅读法:让学生自主阅读多篇文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2.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阅读感受,共同探究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3.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文章,分析异同,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4.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与故乡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更好地理解文本。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并整理与月是故乡明相关的文章,如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余光中的《乡愁》等,制作成阅读材料。
2.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文章音频、图片、相关视频等资料,辅助教学。
3.设计阅读任务单、思维导图模板等,供学生课堂使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营造一种思乡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
2.提问学生:听到这首歌,你们想到了什么?有没有特别思念故乡的时候?故乡在你们心中是什么样的存在?
3.引出课题月是故乡明,点明本节课将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深入探讨这一主题。
(二)初读文章,整体感知(15分钟)
1.教师向学生发放阅读材料,包括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余光中的《乡愁》等文章。
2.提出阅读要求:
快速默读文章,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读音和词义。
思考每篇文章围绕月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学生自主阅读,完成阅读任务。
(三)文本分析,体会情感(20分钟)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阅读收获。每个小组选择一篇文章,分享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2.全班共同探讨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
文章开篇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世界各地的月亮?(通过对比,突出故乡月亮的独特,为下文抒发思乡之情做铺垫。)
作者回忆了故乡的哪些童年趣事?这些事与月亮有什么关系?(捉知了、看月亮、数星星等,月亮是这些童年场景的背景,承载着作者美好的回忆。)
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月是故乡明是这种情感的集中体现。)
3.分析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哪些诗句体现了月是故乡明?(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夜的凄凉画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通过对比,突出故乡月色的皎洁,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这首诗除了写月,还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还写了战争、兄弟离散等,从侧面烘托出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牵挂。)
4.研读余光中的《乡愁》:
诗歌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不同阶段的乡愁分别用了什么意象来表达?(按照时间顺序,依次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将乡愁具象化,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月在这首诗中虽然没有直接出现,但与乡愁有什么联系?(月亮常常寄托着人们的思念之情,在这里,它虽未直接出现,但整个诗歌所营造的氛围和情感都与月所代表的思念相契合,强化了乡愁的主题。)
(四)比较阅读,总结特色(15分钟)
1.引导学生从内容、情感表达、写作手法等方面对三篇文章进行比较:
内容上:三篇文章都围绕故乡展开,分别从不同角度写了对故乡的回忆和思念,但侧重点有所不同。《月是故乡明》侧重于童年趣事与故乡月亮的联系;《月夜忆舍弟》结合了边塞的秋景和兄弟离散来表达思乡;《乡愁》则通过不同阶段的典型意象来展现乡愁的变化。
情感表达上:都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