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知识梳理
一、商业的发展
1.原始社会末期,偶尔出现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产生了原始商业。
2.商朝的商业活动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产生了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3.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4。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庶人冲破官府的束缚,在经营商业中发家致富,成为实力强大的自由商人。私商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各国纷纷铸造货币,黄金、白银也开始用为货币。这一时期,形成了许多都会。
5.隋唐时期,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元代更广泛流通纸币。
6.明清时期,不但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形成徽商、晋商、宁绍商人、闽商等大商帮。
二、城市的繁荣
1.政治中心的商业发展
(1)西周至唐朝,县治以上的城市设“市”,作为交易场所,设市令或市长管理.市与民居隔离,县城以下,一般禁止设市.这一时期,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唐代长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2)宋代开始,市墙、坊墙均被拆毁,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散在城中,形成街市。城郭乡村,也被允许置市贸易了.市的启闭不再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鱼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2.经济城市的兴起
(1)汉唐时期,丝绸之路沿途城镇的兴起。敦煌、楼兰、龟兹、疏勒等城镇,伴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兴盛起来.
(2)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除早已发展起来的广州之外,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等繁盛一时。各港口“蕃客云集,货物堆积如山。
(3)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城镇。
三、中国古代的商业政策
1。战国以前:统治者重视和鼓励,使得民间商业得以迅速发展。
2.战国以后: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的流动性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
(2)推行过程: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兴起。
西汉时期,汉高祖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严禁商人购置土地。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和“告缗”等经济措施,全面控制工商业。私营工商业者受到沉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
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明清时期,统治者坚持重农抑商政策,严格限制商人活动,严厉控制民间对外贸易。
(3)影响:虽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知识导学
1.学习古代商业发展时注意分析司马迁所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语的含义。
2.学习城市繁荣时了解西周官府对市场交易直接管理,与这一时期实行的“工商食官政策密切相关。商人都是官府的奴仆,商业活动自然也由官府统一管理。
3.学习古代城市繁荣时要注意分析宋代城市的特点,认识到宋代是我国古代城市功能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唐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经常被阻断,中西交流的主要通道转到海上,伴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港口城市迅速繁荣起来.
4.学习中国古代商业政策时要注意商鞅“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的思想影响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直到晚清时期,统治者还固守“本”“末”观念。
疑难突破
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剖析:纸币是一种货币符号,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认识交子这一历史事物要注意分析其产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初年在四川成都开始流行。从严格意义上讲,交子只是纸币的雏形,起初实质上是汇票或支票,后来货币的职能逐渐增加。成都在北宋时期是一个商业繁荣、商品交易发达的地区,然而当时普遍使用的铁钱使用不便,促使一些商人在交易中发明了一种制楮(纸)的卷。他们在楮卷上暗藏标记,隐蔽密码,并以此代替铁钱,从而大大方便了商人们的商品交易.当时这种楮卷被称为“交子”.宋仁宗圣元年(1023年),交子改由地方政府垄断发行,并禁止民间私造。1105年,宋代朝廷将交子改称为“钱引”,并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通用。到了元代,进一步完善了纸币制度。
交子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它大大便利了商业活动,反过来又有力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春秋时期商业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剖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国家政策必然对商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另外,交通、流通手段等因素也都对商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诸侯各国为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在兵戎相见之余,对列国间商旅贸易往来,实行开放与扶植的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一历史岳麓版学案:例题与探究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docx
- 高一历史岳麓版学案:例题与探究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docx
- 高一历史岳麓版学案:例题与探究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docx
- 高一历史岳麓版学案:例题与探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docx
- 高一历史岳麓版学案:例题与探究苏联的经济改革.docx
- 高一历史岳麓版学案:例题与探究新航路的开辟.docx
- 高一历史岳麓版学案:例题与探究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docx
- 高一历史岳麓版学案:例题与探究亚洲与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docx
- 高一历史岳麓版学案:例题与探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docx
- 高一历史岳麓版学案:例题与探究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