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李凭箜篌引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凭箜篌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中描写的音乐形象及意境。

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句式。

体会李贺诗歌想象奇特、意境瑰丽、语言峭奇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品味诗歌的意境,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学习从不同角度赏析诗歌,如意象、语言、表现手法等,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感受诗人对李凭演奏的赞美之情,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李凭箜篌演奏的美妙音乐及诗歌所营造的奇幻意境。

掌握诗歌中的文言知识,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如夸张、比喻、通感等。

2.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独特的艺术构思和浪漫主义风格,理解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局限,通过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音乐的无形之美。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歌的情感基调,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2.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知识、文言知识、诗歌的意境和表现手法等,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疑难问题、意象的含义、诗歌的艺术特色等,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情境,如播放箜篌演奏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更好地理解诗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播放一段箜篌演奏的视频,如吴文光版的《箜篌引》。视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听完这段音乐,你们有什么感受?是否能想象出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古代有一位诗人,他用文字将这种美妙的音乐描绘得淋漓尽致,大家知道是哪首诗吗?从而引出课题《李凭箜篌引》。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

1.作者介绍

简要介绍李贺,李贺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出身于皇室后裔,但家境早已没落。仕途不顺,一生坎坷,27岁便英年早逝。

李贺的诗作多以神话传说、鬼怪灵异为题材,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有诗鬼之称。其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

2.背景介绍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诗人李贺在听了李凭的箜篌演奏后,被其高超的技艺所折服,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7分钟)

1.教师范读

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全诗,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例如: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要读出节奏的舒缓,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2.学生自由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3.思考与讨论

提问学生: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诗歌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诗歌主要描写了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以及由此引发的奇幻景象,可分为三个部分:开头至李凭中国弹箜篌为第一部分,介绍弹奏的环境和人物;昆山玉碎凤凰叫至老鱼跳波瘦蛟舞为第二部分,正面描写李凭弹奏箜篌的美妙声音;吴质不眠倚桂树至结尾为第三部分,写音乐的效果。

(四)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12分钟)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诗歌

要求学生逐句翻译,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2.教师讲解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实词

吴丝蜀桐张高秋中,张意为弹奏。

空山凝云颓不流中,颓意为颓然。

江娥啼竹素女愁中,啼意为啼哭。

李凭中国弹箜篌中,中国意为国中,指唐朝京城长安。

昆山玉碎凤凰叫中,昆山即昆仑山,传说中产美玉。

芙蓉泣露香兰笑中,芙蓉指荷花。

十二门前融冷光中,十二门指长安的十二座城门。

二十三丝动紫皇中,紫皇指天帝。

女娲炼石补天处中,女娲是神话传说中的创世女神。

石破天惊逗秋雨中,逗意为引。

梦入神山教神妪中,神妪指传说中善弹箜篌的成夫人。

老鱼跳波瘦蛟舞中,跳波意为跃出水面。

吴质不眠倚桂树中,吴质即吴刚,神话传说中月宫里的仙人。

虚词

之:通感之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于:于在文中有多种用法,如于表时间,高秋,在深秋;于表对象,于我心有戚戚焉,对于;于表比较,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比;于表范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文档评论(0)

认真对待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惠州市峰海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300MA54K6GY5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