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拿来主义中职语文第一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拿来主义的观点对待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文本,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合作,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运用批注阅读法,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精华、抵制不良文化的意识。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和实质。
掌握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2.教学难点
领会拿来主义所倡导的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理解文章中一些比喻的深层含义及论证的严密性。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文章的背景知识、生字词、文章结构等,使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整体认识。
2.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如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怎样实行拿来主义?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对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的理解、孱头昏蛋废物三种错误态度的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4.比较阅读法: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与拿来主义进行比较,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拿来主义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展示一些不同国家文化交流的图片,如中国的春节在世界各地受到欢迎,各国的影视作品在中国热播等,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交流的现象。
2.提问: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呢?引出课题《拿来主义》。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
1.简要介绍作者鲁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坟》等。
2.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1934年6月7日《中华日报》副刊《动向》上,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外实行屈膝投降的卖国政策,对内采取高压政策,进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在文化领域,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在革命阵营内部,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学生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检查生字词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自诩(xǔ)孱头(càn)冠冕(guānmiǎn)残羹冷炙(gēngzhì)
解释下列词语
礼尚往来:指在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借指用对方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对方。
自诩:自夸。
孱头:懦弱无能的人。
冠冕:很体面、有气派。
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3.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17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提出拿来的主张。
第二部分(8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含义,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三部分(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四)文本研读,深入探究(20分钟)
1.研读第一部分(17段)
提问:文章开篇先论述闭关主义,这与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
明确:闭关主义是送去主义的根源,送去主义是闭关主义在新形势下的表现。闭关主义导致了中国的落后,送去主义则进一步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为引出拿来主义做铺垫。
提问:作者是如何批判送去主义的?
明确:作者先指出送去主义的表现,如送古董、送古画新画、送梅兰芳博士等;然后揭示其危害,送去主义会使中国沦为乞丐,亡国灭种;最后讽刺送去主义的实质是媚外求荣。
思考:抛来和抛给有什么区别?
明确:抛来是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没有目的和企图;抛给是有目的的给予,是一种侵略和掠夺,文中指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
2.研读第二部分(89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教材)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2.13网上学习:身边的发酵食品课件.pptx VIP
- 《SketchUp三维辅助设计》课件——05 SketchUp基本编辑工具.pptx VIP
- 云天课件-中职《机械基础》第十章-气动传动与液压传动(动画版)(栾学钢、赵玉奇、陈少斌).ppt VIP
-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列表.docx VIP
- 《SketchUp三维辅助设计》课件——04 SketchUp基本绘图工具.pptx VIP
- 华为公司战略规划和落地方法之:五看三定工具解析.pptx
- 《SketchUp三维辅助设计》课件——03 SketchUp基本操作方法.pptx VIP
- 《SketchUp三维辅助设计》课件——02 SketchUp的绘图环境.pptx VIP
- 会议室接待用品清单.pdf
- 7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课件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六年级下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